分享

攻心说话5:反驳别人的技巧!让对方乐于接受

 英雄曹孟德 2018-03-18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IF定律,攻心说话的技巧,昨天说到了,如果你要表示反对意见,一定要使用转折句式,先求同然后再存异,如果没有找到赞同的点,千万不要盲目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你还有一个技巧可以使用,那就是假借别人之手,比如要说我听说有人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听说大老板最近正在严查产品质量,用别人的话,传递你的观点,逼着别人认同你。万一得不到认同,还惹火了对方,这样你还有退路,你马上可以义正言辞的跳出来说,当时我跟您的反应一样,他们怎么能这么说话呢,简直不负责任嘛。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三刀,但正是这种油滑的人,在职场中左右逢源。说话的艺术就是让自己绝不陷入背水一战,孤立无援的绝境。

 

肯定是一种力量,甚至对于那些负面情绪爆棚的顾客来说,客服的话术很重要,你必须要先肯定客户的愤怒,是的,这批产品质量太差了,销售人员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我知道您不是个无缘无故发脾气的人,这事放在我身上,我可能比您更生气。我明白,您这已经是很克制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你全面肯定他的话的时候,他几乎不用发泄,就已经把火都撒干净了,然后就会逐渐冷静下来,跟你谈补偿的问题。在一个冷静的情绪下谈补偿,要比在对方盛怒之下更容易一些。有经验的客服甚至会把客户的情绪调整到积极的状态,比如尽量给客户架起来,用我们刚才说的技巧,您一看就是个很好讲话的人,也是非常有素质的,我知道您并不是在乎这个商品,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您这个身份,自然不会跟我们这些人斤斤计较。但我们还是会向公司好好反应,严肃处理责任人,给您一个交代,公司也会给你做出赔礼道歉。通常情况下,客户就会顺坡下驴,尽量在你的掌控中表演出高素质来,该要的赔偿,十有八九他也不好意思要了。

 

在美国,公关专家和谈判专家都是很赚钱的职业,他们接触那种偏激的人,往往都会先拔刺,所谓刺就是那个他内心里最深最痛的那个点,也是引发他偏激的那个点。比如农民工讨薪,显然钱就是一切事情的导火索,你只要跟他说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了, 他的偏激也就结束了。还比如谈判中,有时候对方就是不肯让步,你就要先搞清楚为什么,深入研究才知道,是他们同事谈了一个价格,所以他不可能比那个价格低,否则就会挨批。这时候你就要拔掉这根刺,可以给他这个价格,但前提是增加一些其他附加的条件。这些客户反而比较容易接受。

 

在拔刺之后,还要抹药,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捧杀,触碰他的自尊心,尽可能的给他戴高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比如说,这事能不能解决,最关键还得你来出马,我们都搞不定。又或者销售说,像您这种尊贵的客人,我们可是破天荒给了这个优惠了。而实际情况是,他们跟谁都这么说。再比如领导找下属谈话,在我们团队中,我最看好的就是你了,回头我的位子非你做不可。所以你得尽快拿出能够服众的表现来,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对孩子也一样,有的家长很会鼓励孩子,现在贪玩说明你有潜力,一旦知道该努力了,你的成绩一定会上来。你这考试就是马虎而已,说明心态不成熟,以后静下心来,这小毛病很好就克服了。

 

下面一章,作者会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同的人说话的方式完全不同,比如针对沉默型的人,这种客人通常是态度比较好。这种客人打开说话的话题很重要,通常用幽默的方式更有助于话题的打开以及气氛的缓和。第二种是冷淡型的,他甚至不理你,那么你也不理他就坏事了,对这种人一定要热情,甚至不惜热脸贴冷屁股,然后针对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切入。比如他带了个手串,或者带了块名表,这些可有可无的配饰往往就意味着他的兴趣爱好。年轻人喜欢打游戏,老人喜欢养生,中年人喜欢聊孩子,这也是共通的话题。第三种人是慎重保守型的,他们就是问东问西,问完也不买。对这种人应该更多的表现出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开攻克他们的戒心。第四类是自大和自傲的人,这些人非常喜欢吹牛逼。炫富,摆阔是他们的通病,然后喜欢跟别人争论。但有个死穴就是戴高帽,你把它架起来,他通常就会摔得很惨。比如有的销售员会说,我们开业这么长时间,终于碰上一个懂行的了,说实话平常那些客人我们都懒得跟他们讲,说多了他们也不懂,您可不一样,一看就是行家。总之你就要激发他的优越感,把它捧到天上之后,他就无路可退,不买点东西,是不好意思走出你们家店门的。

 

第五种人是博学型,这时候销售员就要变成学生,多问问题,让他来给你指点迷津。这样才能激发他心中的自尊。

 

第六种人最难办,属于喜怒无常,出尔反尔,你要先判断他的情绪,他情绪不高,就让他多吐槽发泄,如果情绪很好地时候,多给他赞美和肯定。

 

美国谈判专家,总结了一个利益模式,分为六种。

 

第一种,是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比如劝导自杀的,要让他珍惜生命,想想老婆孩子。第二种是让对方为我们的利益着想,第三种模式兼顾你我利益。这三种模式应该是我们重点考虑的,而后三种模式,第四种是伤害自己威胁对方,第五种为了损人利己,第六种损人不利己,这些都是非常糟糕的谈判或者思维方式,应该尽量摒弃。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很容易陷入情绪化的怪圈,忘记了说话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渲染情绪。比如两个人用脏话吵架,这种情况就是最糟糕的,因为根本不解决问题,骂来骂去也不可能骂出一个结果。你首先要搞清楚,到底要解决什么目的,比如有的劳资纠纷,之后事情解决了,但双方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最后资方撤资,劳方失业,这显然是最差结果。工人罢工示威的目的,一定是争取好的待遇,而不是让自己失业。所以日本人比较有办法,他们罢工归罢工,双方谈妥之后,马上恢复生产,还主动免费加班,把罢工的损失短时间弥补回来,这就是比较会做人了。知道自己的目的所在。

 

还有的人去旅游,非得去报低价团,剩两个钱,结果生了一肚子气,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放松身心,而不是简单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以这就显然是本末倒置了。如果你的目的是省钱,那就应该哪都不去,这才是最省钱的。旅游的目的第一是快乐,第二才是钱,在不减少快乐的情况下,适当的少花钱这才是理性选择,而不是牺牲快乐为代价。

 

有人读到这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了,我知道攻心为上了,我也知道找到对方的死穴,然后就会有比较好的说话效果,但问题是我该怎么去找对方的死穴呢?事实上,跟中医是一个道理,望闻问切,看对方的穿着打扮,这中间你就能获得不少信息,是不是时尚,是不是爱虚荣,是不是好说话。还是爱反驳这些你都能通过观察得到。如果觉得依据不足,也可以开口提问,好的销售人员,都是从询问开始的。而只有最蹩脚的推销员才上来就介绍自己的产品,不顾对方的需求,只是自说自话。比如化妆品的推销员通常会说,您皮肤真好,我都不知道您该需要点什么了?这时候客户会很受用,然后会主动说出,我还想让脸上的皮肤更紧致一些,去一下眼袋。然后销售员会进一步说,您这眼袋可一点都不重,你不说我都没看出来,没必要用太重的颜色,您可以试试某款产品。还有汽车销售们,也是经常会先提问题,您平常是上班开呢还是家用比较多,一般要坐几个人。通过简单的需求询问,就能知道一个人真正的需求点在什么地方!找到死穴你才能使用IF定律精准打击,如果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要使用我们的相关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说,我这人性子直,没坏心眼,有什么说什么,好像拿着这种直爽的性格当优点,但殊不知这是一个非常坏的毛病,会产生很多的麻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