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死证案

 中医养生wxl 2018-03-18

洪钧按:以下病案,是2003年上网的帖子。 

这个题目,又可能引起非议。为什么不讲验案,却讲死案呢?先说本案,后说为什么。

前天深夜,正在看有无有水平的批评拙案的帖子。发现讨论病案原来也要高谈理论,正在不知道是继续介绍拙案好,还是谈谈理论好时,有人敲门甚急。急开门,见来人倒地便拜,称其父病重,务请临诊。来人是认识的,就是抢救气胸成功的那个村的。其父与那位气胸患者年相若,与我虽然没有什么私交,却也熟悉,因为其亲属常来看病,他也常介绍病人。我是有请必去的,当然一般是下午或夜间才出诊,免的就诊者反而白跑一趟。近年,因为自己也不算年轻,出诊是很少了--十年前,忙完一天,还几乎天天夜间出远诊。且说正题。

患者马某,82岁,一向身体较好。发病的那个前半夜,还曾串门聊天。后半夜快天明时突然发病,其子听见动静,去看时见满床稀便。自称仍有便意,但解不出。此外以气短胸闷,痛苦莫名为主。村医及乡医,都按着凉闹肚子简单处理(并未输液),一天不缓解。是病人提出一定要请我看的。

到病家后,还是略作检查——甚至一进门,便知情况不好--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具体脉证不用说了。病人平时就很明白,此时仍然临危不乱。说:您一来我虽死无憾了。我只好安慰,但告诉家属病人很难维持到天亮。虽然应该抢救,但在家无条件。患者劳苦一生,还是住院勉尽人事为好。病家同意,立即打了120。当我告别患者时,他说:我如此高年,自觉不好,您既然不治,不必住院了。我只好说谎,安慰这个大概不信谎言的明白的老者。医生常常这样不得不说假话。自然患者还是住院了,昨天已传来死讯,现在应该尚未入土。

经云,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权且认为所说就是心肌梗死吧!

此案有什么好介绍的呢!

第一是想提醒同道,对危重症要及时告诉病家,否则常常会引起医疗纠纷。我刚做医生时,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处理纠纷。那是因为一个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夜间死了,值班医生不知道,天明时病人家属首先发现了。患者的子女有在北京工作的,直接告到卫生部。所以很麻烦。其实,后来我知道那位值班医生还是相当有经验的,而且当夜曾巡视病房,也检查过那个患者,而且发现少腹满(有尿),但就差没有叫醒病人,看是否昏迷。原因是,患者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当天还自己去街上理发。又怕无故耽误病人休息,于是一时疏忽。至于结核性脑膜炎为什么可以突然昏迷甚至死亡,这里就不说了。

我也碰见过在医院猝死的。那也是一个心肌梗死病人。我刚接手在病房,查房时,再三告诉病家,患者一定要在床上解手。如果患者非要去厕所,一定要陪同到底。同道们可能很难想象那时医院的条件--只有露天厕所,工作人员很少,一个病房只有我带着两三个护士。不可能有特护,更不可想象现在的电子监护。第三天患者死在厕所里,他的家属却在院里看热闹(恰好发生了一件热闹事)。病家当然悲痛,但没有埋怨我,而且后悔没有听我的话。心肌梗死患者,为什么可以猝死在厕所里,也不说了。

最后,说一下”验死”和”验生”。

中医不是只以治好病人为能事,扁鹊传说他:”断生死多验”。就说明”断死”与”断生”同样重要,甚至前者更重要。所以,吴瑭说:不知死,焉能救生!

怎样才能比较迅速地断生死呢?简单说,要学验俱丰,并且要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医家终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是一个好干的行当。一切先进手段,都不能代替医生的责任心。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zhaohongjunchuanxint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