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点滴-哲学史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

 叶晓锜 2018-03-18


      
    在哲学史上有先验论和经验论,唯心论和唯物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等的争辨,这些争辨存在于哲学史的发展中,但它们都不是世界哲学史的根本架构和行进主导。

    在西方,哲学家罗素把世界哲学史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个阶段。
       
    在中国,胡适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古代哲学、中世哲学、近世哲学三个阶段;冯友兰提出了三个阶段说,第一阶段“先秦哲学”,第二阶段“经学时代”,第三阶段为“近代开始”。
       
    无论罗素对西方哲学史的三个阶段划分,胡适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划分,都是一种断代史的划分,这样的断代史划分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这样的划分是一种社会历史断代的外在赋予,而不是哲学自身追求的内在驱动。
       
    今天,我们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和眼光,以哲学自身追求的内在驱动,阐述哲学史发展的世界之河的流向。
       
    综观古今中外哲学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的主导上,以本原论为开端,经历了从古代本原论到近代认识论进而到现代主体论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哲学史当以此展开新的梳理和论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