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哲学导论》后记

 新用户5189P0ZJ 2021-09-04

后  记

关于《哲学导论》,自有许多理解方式。譬如,它应该告诉我们哲学与其它具体学科的关系,例如哲学与宗教、哲学与科学等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便我们把握哲学所具有的特质;它应该告诉我们哲学所具有的种种历史形态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本质;它应该从各家各派哲学中寻找它们共同的问题和方法予以辨析。对于种种理解,本书兼收并蓄,折衷至当,不拘泥于其中任何一种理解方式。

这部《哲学导论》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地图。此即所谓“哲学地图”。哲学地图(Mapping the Philosophy)亦即勾勒哲学问题的分布、进展与前沿,勘探哲学研究、教育和创作的广阔程度、深入程度与趋势、热点。哲学地图包括“空间地图”、“时间地图”、“观念地图”、“问题地图”。在这辐地图上,世界哲学大小地标及其长短路径尽可能地标志出来,并且予以概要说明。

曾几何时,我们以一个哲学来取代所有哲学。所谓“哲学原理”正是这样一门课程。只有这门哲学才能以理论形态存在。其它哲学,无论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只能以历史形态存在,叫做“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不能叫做“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是“贫困的哲学”,更是“哲学的贫困”。

“贫困”导致狭隘的视野和胸怀。迄今为止,除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外,绝大多数人们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哲学。过去的狭隘是封闭保守,以为中国的“道”是“本”是“体”,西方的“器”是“末”是“用”。现在的狭隘是相反,以为世界就是西方,西方就是世界。在哲学上,我们已经完全认同西方哲学的精神和传统,并且以之为观测全部中国哲学的唯一坐标。哲学的西方无非是古代希腊、近现当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等几个国家而已。

西方中心论滥觞于黑格尔的哲学史。黑格尔对东方哲学的无知和冷漠,与对西方哲学的博识和热情,相映成趣。当然,今天我们将东西方哲学家相比较,既承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又承认孔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基督的神圣;但是,又有多少人在知道笛卡尔、休谟、康德的同时,而又知道朱熹、商羯罗呢?如果西方提出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东方又有谁与他们相比较呢?东方人对西方的了解,与西方人对东方的了解是极其不对称、极其不均衡的。确实,许多比较结果不是因为思想魅力,而是因为话语霸权,由于不断阐释,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评价。

古往今来,整个世界哲学存在种种大小传统,首先分为中国、印度和希腊三大传统,还有希伯来、波斯和阿拉伯等等中小传统。其中,希腊哲学首先超越它的古代形态,发展为它的近代(现代)形态,亦即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分为英美和欧陆两大传统,再进一步发展为它的当代形态。这是本书所描述的人类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在这一基本历程中,既有纯粹哲学的发展,也有实践哲学的发展。

本书对于每一哲学传统的叙述与评论,以原创性思想为主,以诠释性学术为辅。对于显著影响着自身哲学传统的经典作家、著作及其哲学思想,力图按照原本框架予以阐释;对于各家各派前后传承以及左右关系,给予照应;对于每一哲学传统的整体结构和发展历程,给予关照。

本书分为引论、三篇、九章和三十八节,正文配有插图、图表,每章附有进一步阅读、思考与讨论,另有《哲学导读》(由夏年喜主编)配套,仅供教师在讲授时参考。除作为大学哲学教材外,本书亦可作为哲学普及读物,适用于所有哲学爱好者和哲学工作者。

本书引论、上、中二篇由程广云撰写(中篇第五章由梅剑华参与撰写,第六章由叶磊蕾参与撰写),下篇第七章以及第八章第一节由梅剑华撰写,第八章第二、三节由叶磊蕾撰写,第九章由陈德中撰写。盛珂、杨浩、朱清华、吴功青、张浩军、樊沁泳和朱慧玲等人分别对于各章修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全书由程广云统稿。学界友好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并致谢。最后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闵艳芸女士对于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帮助。

毫无疑问,由于编者学力和篇幅的限制,本书挂一漏万是不可避免的。譬如东亚哲学(例如日本哲学)、俄国哲学等等,没有任何体现;近现当代东方哲学,没有充分展现。至于观点的浮浅、材料的错讹,同样难以避免。各位编者的风格差异、篇章结构的交叉重叠,以及全书体例和规范的不一,都是问题。若有修订机会,这些问题容或解决。如果读者能够因本书而拓宽视野,开阔胸怀,真正领会世界哲学之包罗万象的无限风光,那么作者将引以为荣幸

程广云

2017年7月13日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温馨提示

此书现已正式出版,期待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