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中的藏象学说(一)

 意净nheqa1eu3m 2018-03-19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人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和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时,受《周易》哲学方法论影响,采用“象”模式,建立了天人合一的“象”医学模型。象数是《周易》之灵魂,是“万法之宗”。中医学的“象”主要由“物象”抽象、延伸而来,最初是指事物所呈现于外的客观实在,随着先哲将《周易》象数哲学思想引入到中医药领域来指导中医基础理论构建过程中,将具体的实物物象延伸、提炼为一般哲学概念,指导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比如中医的五行、气等概念的提炼,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全过程的思维指导方法就是“取象比类”。取“象”就是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的具体物象,或者“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抽象之“象”,如自然界的天象、气象、物象,或人的面象、声象、舌象、脉象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心象、意象,思维领域的卦象、道象等凝炼为具有普适意义的抽象概念,其目的在于表达事物的一般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深层含义。《周易》中的卦辞是“取象比类”的渊源,“取象比类”是中医逻辑思维的基础。

“象”是一个广博的哲学范畴。《易传》中载“见乃谓之象”。天地万物皆为“象”。《系辞》有言:“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正是运用取“象”运数的思维方法和太极象数的思维模式考察世间万物。

 

“象”思维是以观象取类、名物取譬的方式来界定事物的概念,以多维、发散、可能、盖然为推理方法,从整体上、运动中把握事物的具体存在特质,从时空上把握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并结合主体体悟,于整体动态中把握认知对象。根据“象”的不同抽象程度,可分为若干层次:首先是指人们可直接感知的有形物态之象,如中医证候的面赤、苔黄之“象”;其次是指具体事物经主观体悟而抽象出来的一般共性之象,如中医描述的七情喜怒之“象”;再者是指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本原之象,也可称为“意象”,如中医的脉象、广义上的神和气等概念,即需在主体体悟的“意象”;其四是指能反映事物间的必然联系,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规律之象,也可称为“道象”、“大象”,如阴阳互根、阴阳交感、五行生克之象。

 

中国独特的“象”思维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一种对客体形态的再认识与内在实质的理解相统一的认识活动,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借助“象”的概念表述某些意义,它源于自然形象,出自于人脑的表象,以形象信息为其“内涵”,以抽象性、形象性与多媒多维性为特征,“象”在人脑中具有多媒形象信息的比较、识别与实质意义的认知作用。如魏晋·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章》所言:“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将医学与哲学水乳交融是中医的理论特色,这种特色在思维上表现为一种“象”思维,中医强调的“医者,意也”,“医者理也,理者意也……得理与意,医也”。正反映了中医的思维特质以及“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中医思维最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