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辛德勇未亥斋:学问是这样炼成的(上)

 ziyouxue 2018-03-19

今日为找到辛德勇先生的府上颇费了些周折,约十年前,我曾经来过其家,但那是老地点,而现在的这个新址。从地图上看,这个清华和北大联合的宿舍区很明显,但中间的隔离带,却让我了兜三圈儿才找到正门所在。曹操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刘备找诸葛亮也是去了三次,看来“三”对中国人的寻访是个关键词,我为今天的绕路三匝,找到了可靠的历史依据而感到欣慰。

这是走廊

天气奇冷,昨夜的大风到了今天白天还未停歇,辛老师竟然等在了院门口,又让我感动了一回。进了他的家,我感觉这就是个书库,家对这个书库而言,应该是微不足道的附属品。我搞不清这里是几室一厅,因为凡是有墙面的地方看到的都是书。十几年前,我还不认识辛老师的时候,就知道他以爱书出名,最经典的故事是说他旅行结婚时,来到了北京琉璃厂,看到了那么多他喜欢的书,于是跟夫人商量停止旅行结婚,把省下的钱全部买成了书。我今天本来想向他求证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但一进门,辛老师跟我谈的都是学问,我觉得再问这些记者可能问过一百遍的事情,会让他觉得无聊,于是忍住了这个话头。

线装书室

辛老师书多,因为我有心理预期,再加上我曾经来看过,所以不觉得新奇,新奇的是他每个房间的屋当中都堆着一摞摞的《中华善本再造》。辛老师解释说,以前他对影印本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但是现在在北大专讲目录学和版本学,渐渐觉得影印本的作用很大,于是就挑选自己有用的一路买了下来。我以往知道他一直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却没有听说过他开始讲授目录版本学,辛老师笑着回答说:“黄永年老师也这么看。我到北大讲授这个课的时候,告诉了他,他冲我撇着嘴说,连辛德勇都能讲目录版本学了。那言外之意,这个行当竟然堕落到了这种程度。我跟黄老师太熟了,用不着跟他客气,就直接回答他,您万寿无疆之后,我当然就是目录版本学权威了,哈哈。”

屋中堆放的是《中华善本再造》

黄永年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目录版本学权威,在北京他最有名的两位弟子就是辛德勇和宋平生,我今天想请辛老师聊一聊他跟黄先生是如何学习目录版本学的。辛老师说因为自己是学理科出身,当时对文史功底还不深厚,就听过两次黄先生讲授的这方面课程,感觉到听不进去,就没有再去听讲,但由此爱上了这门学问,买很多相关的文史书来读,因为在那个时候,感觉到线装书是高不可攀的东西,所以只买平装本。后来自己到北京来工作,黄先生每次来北京时,都由他或者宋平生陪着到中国书店的各个门市部去买线装书,因为去的次数多了,也就渐渐地对线装书感了兴趣,于是自己也开始买了起来。但那个时候,能见到好书的机会很少,认为能买一些明版书就感觉到很了不起,所以就挑选一些自己能买得起的明版残本,被黄永年老师看到了,一顿痛批,认为买这种东西一点儿价值都没有,于是辛老师改买一些稀见的明清版本。黄先生知道后又劝解他,这些书为什么稀见,是因为没价值没人认,你买这些同样没用,而应当去买名作家的重要版本。辛老师今天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说也知道黄先生说的对,但自己仍然改不了买冷僻书的习惯。

其中一间书房

我跟辛德勇老师的交往,是先拜读了他的书,后来才认识他这个人。辛老师出的第一本谈书的书就是《未亥斋读书记》,十余年前读到这样以学术的方式来谈版本的书,感觉耳目一新,由此也记住了作者的名字。某场拍卖会上,我听到别人喊他的名字,才知道这就是自己所崇拜的那个作者,但可惜没有带来他的书,于是转身到中国书店又买了一本,然后找到他,请他签名,这就是我跟他的第一次相识。今天我跟辛老师提到了这个话题,他说自己完全想不起来了,不过他对自己的这第一本书,感觉不满意。他说当时的编辑还告诉他书的封面设计很漂亮,等他拿到成书时,才发现封面是一朵红艳艳的荷花,这让辛老师颇感无奈。

因为这本书,我结识了辛老师

在辛老师家,我把环境拍照完毕之后,请他拿出一些自己珍爱的书,他拿出了十余种,我浏览了一下,没有那部《四妇人集》,看来,这部书在辛老师心里确实排不到他藏书的前十几名。我请他把这部书也拿了出来,《四妇人集》是清代著名的精刻本,当年在拍场上拍出过很高的价格,我关注这部书倒并不是因为它有市场表现力,其实我对这样的玩赏之书,也没能高看到哪里去,我请他把这部书拿出来,重要原因是这本书跟我之间的故事。

古倪园本《四妇人集》

十余年前,中国书店的拍场上出现了一部明正德刻本的《经略录》。此书国内公藏,不见著录,仅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抄本。我通过查找一些资料,知道这部书就是书界中常说的书帕本。书帕本在书界的名声不佳,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没有几个人真正的见到过,从这几个方面的难得,当然性的我把它收入了囊中。之后不久,辛老师就通过一个朋友找我,说他希望能得到这部书。他并不看重该书的稀见性,而是此书的内容中,涉及到了一些不见著录的历史、地理方面的内容。辛老师提出的条件,是用拍得高价的《四妇人集》交换。然而在我心目中,虽然《四妇人集》有名,但毕竟它是能够见到的书,而这部《经略录》不单纯是流传稀见,并且它还是书帕本,而书帕本的收藏中,我仅有这一部,若失去了这部书,等于我就少了个品种,于是决定不换,但答应中间人说,辛老师要用这个书的资料,可以拿去使用,然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可是,在我印象中,就因为这部书而欠了辛老师一个人情。

《经略录》

今天,辛老师看我点名要看《四妇人集》,他并不知道我心里所想,以为我对这部书感兴趣,于是给我讲解起了这部书的故事。他告诉我此书实是黄永年先生所藏,到最后这部书归了自己,是因为陆建瀛所刻的《尔雅义疏》,此书常见的是咸丰六年海源阁刻本,虽然这个版本较为完整,但里面也有一些错误,所以第二年陆建瀛就在南京请王念孙帮着校订之后,重新刊刻。但第二年,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陆建瀛也因此而死去,书版也毁掉了,所以陆建瀛刻的《尔雅义疏》,流传稀见。辛老师无意中在北京买到了这么一部,被黄永年知道后,就找他索要,辛老师不愿意给,黄先生对此很不满意,说辛德勇什么都好,就是对善本的问题上太过小气,黄先生说如果是自己的老师跟自己要书,他马上就送过去,但辛德勇这样的人,一沾到书的事儿,就立刻变成了坏人。正在这一年,拍卖会上出现了一部《四妇人集》,这部书因为刊刻漂亮而拍得了善价,辛德勇跟老师聊到这个话题时,黄先生说自己手里有,你要感兴趣,就用《四妇人集》换《尔雅义疏》,因为老师对这部书如此看重,这让辛德勇犹豫了起来,黄先生就把犹豫看成了同意,于是黄先生把《四妇人集》带来到北京,跟辛德勇交换。但黄先生看到《尔雅义疏》时,又感觉到品相不好,说自己的《四妇人集》品相绝佳,在拍场上能卖几万块,而这个《尔雅义疏》如果上拍,能卖出两千块就不错。当时宋平生也在场,就跟黄先生说,不带他这样的,因为是老师一再要求交换,而并不是辛德勇,但辛德勇认为,老师说得其实也对,于是就又给黄先生加了一部孙志祖的《家语疏证》,这让老师很高兴,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书,于是对辛德勇的评价由坏人转成了好人。

另一间书房

听辛老师这么一讲,原来这部《四妇人集》也有这么多的故事,如此想来,他当年主动提出用这部《四妇人集》来跟我交换《经略录》,应该也是咬着后槽牙才说出来的,没想到却被我拒绝了,这让我觉得更加愧疚,于是今天绝口没跟他说我是什么原因要看这部《四妇人集》。

辛德勇先生的著作

我想起了辛老师的堂号,他说黄先生的确给他写过,但因为搬家,不知道压到哪里去了,但有一幅黄先生写的字挑可以拍照。细看字挑上熟悉的字迹,又让我回忆起了当年黄先生给我写跋语时的情形。辛老师说,当年黄先生仅给自己刻过一方印章,本来答应多刻几方,但因为关系太熟,一直往后推,推到了晚年,眼睛不行了,黄先生就再也没有刻过章。不过,黄先生却把自己的藏章拿给辛德勇使用,章文是“永年经眼”。这方章我很熟悉,因为时常在拍卖会上见到同时盖有“永年经眼”和“未亥斋”两方藏印之书。今天忘记问的事情之一,就是为什么辛老师要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黄先生的藏章。对于市场上自己的藏书,辛老师解释说,是因为早期买的那些用处不大的藏书,逐渐在换书中换了出去,而后它们就出现在了拍卖会上,我本想跟他开玩笑说,是不是因为盖上了黄永年先生的藏章,就能多卖钱,但看他一直在严肃的跟我讲学问,就没有把这个玩笑话说出口。

黄永年先生的书法

关于藏章,辛老师又给我拿出了一部书,这部书没有名字,是一本杂抄册,作者是胡秉虔。他说这是自己买过的最便宜的书之一,是在中国书店的乱书堆中挑出来的,仅花了一块钱,回来后,才发现里面有吴承仕批校,然而,在这段批校的旁边,却盖有以上说的两方藏章,这种盖法颇有些怪异。辛老师解释说,这是他刚得到这两方章时胡乱钤盖的结果。他发现自己很难把章盖正了,越认真地盖,就越是歪斜,而他随手盖在这里的两方却很正,所以,他觉得很多事情越刻意,越弄不好。对这种学者杂抄册的关注,他说自己是受陈垣的影响,因为陈垣提出应该重视清朝学者的札记,这些学者的很多学问都是先做札记,多年之后再从中间提出来有价值的材料,而形成著作。辛老师说,他买到了这本胡秉虔的札记之后,仔细翻看,的确里面有很多观点是发前人所未发,他仔细查证了清代学者的著作后,感觉到这里面的一些学术观点没有任何人提到过,并且胡秉虔自己也没有成书。某次,他跟黄先生说,自己想把其中的几个观点从这个札记册子中摘录出来,然后改头换面,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出去,肯定会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闻听此言,黄先生严肃地跟他说:“你可绝不能干这种事儿,这不是一个正经学者的所作所为。”今天辛老师跟我说到这个话题时,难得的笑了起来,他说只是跟老师开个玩笑,没想到老师这么认真,不过我却听出了另外的意思。辛老师跟我说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也正体现了他的尊师之情。

吴承仕批校的札记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