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概论

 书蠹之家315 2018-03-19

编号:W37·2120518·0899
作者:章太炎 著 曹聚仁 整理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版本:1997年12月 
定价:9.00元 亚马逊7.70元
ISBN:9787532522156
页数:88页

浙江余杭的章太炎,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参加过维新运动,流亡过日本,也曾被清廷被捕入狱,所以在其身上有着浓郁的革命气息,“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言论也使其成为旧民主主义时期著名的革命党人,而革命的实践对于躲进书斋的国学研究来说,或许也是一种曲折和迂回。《国学概论》作为“概论”,当然只是笼统讲述了国学的一些知识点,作为讲演之一种,经曹聚仁整理,反映了章太炎早年潜心“稽古之学”的一些想法,对中国古籍研读至深,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卓越的创见,可称之为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所以章太炎在书中说:“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心去读去看。即如历史,本是不能讲的,古人已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现在更有二十四史,不止十七史了。” 
《国学概论》:向上的努力和向下的堕落

将“国学”和“概论”两个词组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一些错觉的,这便如面对浩瀚大海,只能以一叶扁舟出行,即使身处其中感慨浩渺,也不能有所穷尽的畅快,甚而至于也只是一次虚拟出行而已,大海终究也是一个池子里的扑腾,不是看到了边际,实在是没有远行便被拖回到了岸边。这种尴尬便在这《国学概论》中真切感受,薄薄一册,除去汤志钧的《<国学概论>导读》、曹聚仁的《小识》;再除去包括邵力子的《志疑》、曹聚仁的《讨论白话诗》、《新诗管见(一)、(二)和裘可桴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精神》的“附录”,去头除尾,剩下的一尾鱼也只是71页的论述而已,用这短短71页当然不能讲清楚所有关于国学的点滴,所以,取名“概论”大抵也是为了逃避着无奈。

其实以《国学概论》作为书名的,尚有民国的马瀛和和台湾的钱穆所著,这两本书比这一本论述都要详实具体,结构也更为庞杂,而其实,这本关于国学的论述册子并非凝聚着章太炎的心血,作为1922年4月至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汇集,是曹聚仁将其记录下来,大约取此书名也是曹聚仁的决定,所以在曹聚仁看来,“把记录的稿印出”,只是“希望传播得比较的普遍些”,所以,传播为第一要义,当然对于学术的考究并不是第一位的。1922年,当时这个22岁的年轻人就为章太炎的讲演记录,而且,作为“章门弟子”,曹聚仁也和章太炎结缘颇深。曹聚仁1972年去世,活了72岁,写了72本书,第一本书就是这一本《国学概论》。

曹聚仁为何要出版章太炎的国学讲演,只是他从一个青年人的激情和对国家的感情出发,认为“中国数千年来,不是没有讲论国学的人,却很少真正研究过学的人”,而在当时来说,他认为两种可怪的论调制约了国学的研究:一是将国学研究从西洋人研究中夺过来;而是对“太炎先生这么淹博的国学学者”的继承。这两种论调在曹聚仁看来,都是急功近利的,不但“不知道国学是个什么”,“也没有想到研究国学的原因”,所以是一种“因循的盲从”,这种“胡乱提倡些国学”的最大后果便是“做冒牌的圣人之徒,替青年造成进化的障壁”。

所以,要研究国学就要找到国学的精华,找到国学真正的价值所在,不仅要“从一大堆乱书整理出来”,找出国学的真面目,而且还要“找出与西方文化沟通的方法”。其实从乱书堆里找出国学真面目倒不是什么研究目的,整理和研究充栋的国学著作,一直有人进行着,而对于与西方文化的沟通,在那个时代,却是迫切的,这种目的在章太炎自己看来,便也成了文学的一种“穷则变,变则通”的方法论。他在关于“文学之派别”的讲演中提到了“诗至清末,穷极矣”的观点,也就是说,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文学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到了“穷则变,变则通”的关口,“我们在此若不向上努力,便要向下堕落”这是非此即彼的出路,“向上努力”是“直追汉、晋”,而“向下堕落”则是“近代的白话诗”。向上努力和向下堕落,实际上是对于诗歌有韵还是无韵的出路而已,章太炎并没有将“向下堕落”的白话诗归结为“西洋传来”的舶来品,但实际上,他的担忧中很大一块是对于西洋文学的侵袭而对国学中诗的改造。

这是一种改良还是革命?与诗文出路的担忧不同,其实在人生实践中,章太炎倒是一直擎着革命的大旗,最初他是赞成维新变法,但是后来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他从对改良派的同情到反对改良派的“一面排满,一面勤王”的口号,甚而至于全盘反清,及至入狱,再到辛亥革命后反对北洋军阀,直到临终前主张抗日,如此等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章太炎就是以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出现,而作为他的学生,鲁迅连着写过两篇回忆的文章:《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和《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后一篇是未完稿,是鲁迅留下的最后文字,在这两篇文章中,鲁迅称老师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学术史上的还要大”。学问只是“革命家”的一个修辞语,对于章太炎来说,革命的意义应该不仅限于人生实践,还应体现在国学研究中,而在“向上努力”和“向下堕落”中,也隐含着对于中国文学何处去的担忧,这担忧很大一部分是对于西洋文化的不认同,他在这本书的第三章《哲学的派别》中说到,“以哲学论,我们可分宋以来之哲学、古代的九流、印度的佛法和欧西的哲学四种。”而对于“欧西的哲学”,他认为“都是制片商的文章,全是思想,并未实验。他们讲唯心论,看着的确很精,却只有比量。没有现量,不能如各科学用实地证明出来。这种只能说是精美的文章,并不是学问。”明显含着对于“不是学文”的鄙视,所以论及诗文的出路,在章太炎看来,有韵之诗才是真正“向上的努力”,达到汉晋的水平,也才是诗歌真正的出路。而在通篇讲演中,很明显看出章太炎对于国学所涉及的经学、哲学和文学,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文学,在他看来,“中国学术,除文学不能有绝对的完成外,其余的到了清代,已渐渐告成,告一结束。”也就是说,经学和哲学已经完全呈现了自己的传承改造,具有明显的国学特色,而文学的最大担忧就是“向下的堕落”,而这种“向下的堕落”随时会被西洋的“无韵诗歌”所侵袭,所改造。

章太炎的观点或许正像他在《概述》中所说,“我讲国学,只能指示些门径和矫正些近人易犯的毛病。”易犯的毛病当然包括这“向下的堕落”,所以对于国学而言,这也是一种对抗的办法,何为国学,当时的《民报·国学讲习会序》上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粹学报》主编邓实也说:“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也就是说,国学一定是打上了国家和民性的烙印,爱国的意义就在“爱其学”,而在章太炎看来,所谓的革命也就是以文化改革社会,以文化改造民性,如章太炎一代人的学术,“不是商业,不是趣味,国学里更有他们的家国情怀”,所以,及至后来,对于新文化而言,所谓的国学也慢慢告别了“固步自封的国粹家”,所以,“新文化人眼中的国学不同于章太炎的国学,章太炎的国学也只是章太炎的国学。”

薄薄册子,难以穷尽一个从改良派过来的革命者的全部思想,“国学”也只是对“有求知的热狂”的青年们的一次传播,而“向上的努力”终究有些不合时宜,面对新文化运动而来的自由文学,“向下的堕落”最后成了真正的革命洪流,夹裹着精华和糟粕开始了另一种新生。

摘录其中一些纯粹学术观点:

经史所载,虽在极小部分中还含神秘的意味,大体并没神奇怪离的论调。

经典诸子中有说及道德的,有说及哲学的,却没曾说及宗教。

总之,以假乱真,我们就要陷入迷途,所以不可不辨清楚。但反过来看,因为极少部分的假,就怀疑全部,也是要使我们彷徨无所归宿的。

不明白地理而研究国学,普通要发生三种谬误:臆测的谬误;纠缠的错误;意会的错误。

依我看来,凡简单叙一事不能不用散文,如兼叙多人多事,就非骈体不能提纲。

可见六经无一非史,后人于史意外,别立为经,推尊过甚,更有些近于宗教。

宋代所称“十三经”,只是将诸书汇刻,本无甚么深义。

历来研究经学的,对于名词动词有人研究;关于助词,都不知讨论。

自汉分古今文,一变而为南北学之分,再变而为汉宋学之分,最后复为今古文,差不多已是反原,经典的派别,也不过如此罢。

荀、孟是以所学定其主张,告子是超乎所学而出主张的。

曹操用移风易俗的方法,把学者都赶到吟咏一途,因此三国的诗歌,很有声色。这是曹操手段高出秦始皇处。

历观中国古代,在太平安宁之时,治哲学的极少,等到乱世,才有人研究。

宋代的哲学,总括说起来:北宋不露锋芒,南宋锋芒太露了。这或者和南北地方的性格有关。

王守仁看到世间别无可怕,只有死是可怕的,所以造石棺以尝死的况味,所主张的“致良知”,就在卧石棺时悟出。

人心中于是非善恶自能明白,不必靠什么典籍,也不必靠旁的话来证明,但是第二念不应念,有了第二念自己便不明了。

以哲学论,我们可分宋以来之哲学、古代的九流、印度的佛法和欧西的哲学四种。

我们平心而论,文实在不可分派。

屈原的赋是道情的,孙卿的赋是咏物的,陆贾赋不可见,大概是“纵横”之变

把经看作古代的历史,用以参考后世种种的变迁,于其中看明古今变迁的中心。

不能直观自得,并非真正的哲理,治哲学不能直观自得便不能进步。

文学能发情止义,虽不必有超过古人之望,但诗或可超过宋以下诸诗家,文或可超过清一下诸文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