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门龙泉河雕塑文化展示

 Fluoxetine000 2018-03-19
编辑:220.165.202.142/jsf/200907231452 出处: 云商汇

  • 《和谐易门》,以“易门”县名立意,用红砂石为材,制成中国传统的“门”,与流动的水帘巧妙结合,人可在“门”中来去自由,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反映易门自古为滇中要塞、入昆之门的历史。“易门”寓为平安之门、变革之门、开放之门、和谐之门。

       《铜书简》,用易门自产铜材制作,以书简形式,表达易门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铜文化内涵。展现易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书简铸有铭文,记述了易门的历史渊源、水城建设的沧桑变化和现在治理龙泉河的情况。


       《天圆地方》,以道光25年《续修易门县志》中的治城图为蓝本,用“中国红”石材和易门自产铜材为料,制成一枚外圆内方的铜币,体现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哲学思想:天道圆,地道方,方圆刚柔、动静相随、天地和谐。


       《一窝菌》,用不锈钢为材,以一窝生机勃勃、萌土而发的野生菌为造型,体现易门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及悠久的开发历史,寓意“菌乡易门”之美称。


       《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景观以水井为形,清泉自井中涌出,寓意水源之源、洟源之源、生命之源,体现水是易门人文之本、城市之魂的理念。


       《一滴水》,此雕塑以水滴为形,取水之以柔克刚、滴水穿石内涵,寓意易门人民建设美好家园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


       《八景归一》,易门古有八景,即龟山夕照、烟寺晚钟、龙口泉香、屏山霁雪、玉洞晴云、寒潭夜月、马头山色、江岸飞虹。用福建青草石将古人绘制的八景图分别雕刻于八根石柱上,并配以古诗八首,把易门历史上著名的古八景集为一景,即八景归一。

       《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物,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景观以石雕十二生肖动物,散布于戏水沙滩之上,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寓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


       《一元九龙》,“一元”即开始之意,出水之地,与易门古名“洟源”谐音,即大龙泉。从“一元”中喷涌而出的泉水,由九个龙头吐出,形成九龙吐水的景观。点明“龙泉”的来历。


       《两廊三坊》,两廊:在原龙泉公园长廊的基础上,沿南北两山山腰修建,两条长廊似龙腾逶迤,在水体景观两侧如双龙出海、二龙戏珠。

        三坊:在两廊下方人行景观游路上建三座牌坊,牌坊上刻有楹联诗文,寓意“天时、地利、人和”。


       《拾菌》,以铸铜雕塑拾菌的生动场景,表现“菌乡易门”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是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月二戏会》,以铸铜雕塑展现易门“二月二戏会”场景。“二月二戏会”是滇中地区以庙会形式开展的最具代表性的群众性民间文化活动。始于清雍正初年,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历时三天,现已成为集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民间活动。


    铜书简
    易门,古称仙源,为彝族先祖仲摩繇居住之地。西汉元封二年置县,唐初改置唐封县。元至元十二年,因“县西有泉曰洟源”,始名易门。洟,彝语水之意。洟源即大龙泉。水自龙洞涌出,长年不竭,蜿蜒东流至扒河,入绿汁江,汇红河。

        明洪武二十四年,军民引龙泉水环绕城山,建金汤城池,筑水城。后开南北二沟、修堤坝、支水碾、灌平畴。冽冽甘泉,生生不息,惠泽万家。清初以来,二月初二,民众汇聚大龙泉,以戏会表达对龙泉水的敬仰与感激。然历经沧桑,龙泉河道几经兴废,水城荡然无存。惜泱泱泉水,兀自空流。

        时逢盛世,县委县政府顺民意,遵科学发展方略,定生态立县之策,于公元二零零六年初,重修龙泉河,筑防洪体系,建滇中水城,构和谐家园。此乃利当代,泽子孙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