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慈欣拿的那个雨果奖的雨果,教你变成大力士的9招 | 科学DIY

 风吟楼 2018-03-19





如果我问你,刘慈欣和物理小魔术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你可能会两眼望天。实际上,把刘慈欣和下面介绍的物理小魔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叫做雨果·根斯巴克的人。


对,雨果,就是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之一——雨果奖的那个雨果。


别搞错了,这个雨果并不是写了巴黎圣母院的19世纪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20世纪的美国发明家和出版商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


先来看看这些人体力学小魔术怎么做吧。




关键概念


雨果·根斯巴克

材料和工具


几个胖子和瘦子活体,性别不限


操作步骤


这些物理小“魔术”是根斯巴克在上世纪20年代发表的,后来其中的一些一直热度不减,并流传到了今天。你可能见过其中的一些,但是从来不知道它们的源头居然是雨果·根斯巴克。


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从没听说过这些小魔术,那么它们的展示效果是非常棒的。直到现在还有一些骗子和所谓的“巫师”会利用这些物理魔术中的人体力学原理骗人,让别人以为他们有超能力。



▲ 点击放大看更清晰



下面是上图中每种力学魔术的操作。


注意:掰的人要持续用力,不能突然使劲。


图1. 如果你把一只手盖在头顶上,一般人是没办法把你的手抬起来的,因为此时要抬的不是你的手,而是你的整个人。


同样,如果你把两个手的手指牢牢交叉,然后盖在头顶,此时别人就可以通过你的手臂或手腕把你整个人举起来。



▲ 图2


2. 把你的双手牢牢地按在胸口,双手的指尖轻轻接触。让另一个人尝试把你的双手掰开,TA会发现,这是很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上图中的女士如果把双手靠近胸口,男士会更费劲。原因就在于在尝试打开别人的双手时,如果以你的肩膀为转轴,那么你的力矩要小于被拽的人。想要省力,你会本能地靠近对方,此时力矩就变小了。


▲ 力矩:力乘以和转轴的距离。




3. 让一个被你惊呆的傻瓜双手握拳,一个叠用力在另一个上面。然后你可以用一根手指轻轻一弹,把TA的双拳分开。因为他使劲的方向是垂直的,不能显著影响双拳之间的摩擦力。




▲ 图4


4. 这款“悬浮”操作如果能找到一个不怕痒的人和几个粗壮大汉,效果最好。每个大汉每人出一根手指,垫在图中的这几个“穴位”上,那么就可以轻松把一个人抬起来。你可以算一算每个人的手指出了多大的力。




▲ 图5


5. 这个也很有意思。让一个同学照图片里这样抬着手,注意手臂一定要用力,那么其他两个同学就可以托住TA的手肘把TA举起来。




▲ 图6


图6. 但是如果让双臂放松那么这个人就抬不起了。比较图5和图6的话,在不明真相的人看起来,就好像被抬的人的意志可以决定自己能不能被托起来一样。


实际上呢,要诀全在手臂上,如果手臂用力就行,手臂松松垮垮的就不行了。




图7. 这个操作也很有趣。如果一个人的手挂在身体两侧,另一个人可以把TA拦腰抱起来。但是如果第一个人把双手往前举,那么后面那个人不大能把TA举起来了。为什么?第一个人体重产生的力矩变大了啊。




▲ 图8


图8. 让一个瘦小的人双手用力顶着墙,后面叫几个大汉推她的背。你会发现,怎么推第一个也无法被推倒。 



▲ 9


买8送1的9. 这个操作需要一个瘦子和一个壮汉。让瘦子像上图中的女孩这样伸出2根手指往前交叉,让壮汉正对着瘦子站立,然后试图把TA的手指掰开。你试一下就会发现,特别费劲。



人物介绍




玩得开心吗?那来了解一下这些力学小魔术的发明者吧。


根斯巴克是来自欧洲小国卢森堡的美国移民。他一生做出了2个巨大的贡献,其一是促进了业余爱好者的无线电运动,其二是创造了美国科幻文学的传统。


在无线电方面,根斯巴克自己的 Electro Importing Company 公司从欧洲进口了一些无线电器材,为那些希望创造自己的无线电台的普通民众制造了机会。此外,他还通过自己的科普杂志扩大了无线电的影响力,促进了全社会的民`主参与度。


在科幻这方面,根斯巴克重印了19世纪科幻先驱H·G·威尔斯以及儒勒·凡尔纳的乌托邦科幻小说。在注意到了读者对于科幻小说的需求后,他创办了一系列科幻杂志,其中就包括现代第一本真正的科幻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


为《惊奇故事》写作的一些作者,比如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都成了一代科幻大师。

 

因为根斯巴克对科幻的贡献,他被尊称为“科幻之父”,而世界科幻大会也用他的名字设立了“雨果奖”。

 

说了这么多,其实作为发明家的根斯巴克还有一个稍微不那么有名的属性,那就是——特胖型脑洞——


▲ 1963年,根斯巴克带着电视机眼睛,这算是60年代的谷歌眼镜了吧



▲ 1924年,根斯巴克设想的无线电远程问诊



▲ 1925年,根斯巴克带着他自制的Isolator头罩,这个头罩的功能是隔绝噪音,让人专心致志



▲ 1928年,根斯巴克设计的超小屏幕的电视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