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三坊七巷:里坊制度活化石,差点被李嘉诚拆掉

 zm007h 2018-03-19
福州历史也够悠久了,遗留下来的老建筑集中在这三坊七巷里。记得朱幼棣《后望书》里提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大搞建设,曾将三坊七巷老建筑一点点拆掉,工程正是被李嘉诚承包,后来经一名老设计师的奔走呼救,引起有关领导的过问,才保存下来。


自唐五代以来,这里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中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

这里保存着200多座古民居,是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这里是一大批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的出生地和寓居地,发生于此的风云往事,书写着半部中国近代史。











自西晋永嘉南渡以来,福州逐步形成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的城市格局;五代开闽圣王王审知建造罗城,又奠定三坊七巷一条街的民居布局。

这其中,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此外还有一条南后街。

郁达夫、严复、林觉民、谢冰心、梁章钜等名人志士都曾寓居于此。

历史上,南后街商贾云集,买卖兴隆,除各
福州历史也够悠久了,遗留下来的老建筑集中在这三坊七巷里。记得朱幼棣《后望书》里提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大搞建设,曾将三坊七巷老建筑一点点拆掉,工程正是被李嘉诚承包,后来经一名老设计师的奔走呼救,引起有关领导的过问,才保存下来。


自唐五代以来,这里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中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

这里保存着200多座古民居,是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这里是一大批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的出生地和寓居地,发生于此的风云往事,书写着半部中国近代史。











自西晋永嘉南渡以来,福州逐步形成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的城市格局;五代开闽圣王王审知建造罗城,又奠定三坊七巷一条街的民居布局。

这其中,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此外还有一条南后街。

郁达夫、严复、林觉民、谢冰心、梁章钜等名人志士都曾寓居于此。

历史上,南后街商贾云集,买卖兴隆,除各种店铺外,还有栉比鳞次的刻书坊、书肆和裱褙店,是文人时常出没之地。清末举人王国瑞将南后街比拟为北京的琉璃厂,赋诗说:“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

三坊七巷蕴藏着福州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从这里走出的一个个“闽都名人”。特别是近代以来,曾生活于此的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纾等人,曾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对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文化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坊七巷的价值,不仅仅属于福州,更属于中国历史。
©本文版权归 江湖不肖生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0
显示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