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长大后,95%的中国家长才后悔没早做这件事!

 THY7655 2018-03-19
01


前一阵子,科长和一位家长朋友聊天,她非常苦恼地向我倾诉,幼稚园老师很委婉的告诉她,孩子有些感统失调。


我以前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孩子,他有时候胆小、不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我最初并没有把这些问题当回事儿,想着孩子长大了就好了。但是,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开始频繁找我谈话……


原本我以为只有我家孩子感统失调,询问了很多家长、浏览了许多网页之后,我才知道,感统失调其实存在于很多孩子,甚至成人的身上。


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格格不入,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我就特别的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除了我这位朋友,其实看后台宝爸妈的留言,会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还真不少。




02



但家长们对这个词很陌生。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感觉统合到底是什么?感觉统合失调又是什么?



什么是感官统合?


感觉统合,简单的说就是大脑对感官的适应性反应能力。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人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内外直觉做出反应。


那么,很多家长就问了,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感官统合失调的情况呢?



感官统合失调的宝宝有什么特征?


触觉过分敏感:偏食、挑食;爱发脾气,胆小、孤僻;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吃手、咬指甲、爱玩弄生殖器等;缺少探索性行为……


前庭功能失调:好动不安,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平衡能力差,走路易跌倒……


本体感失调:动作协调能力差,精细动作不良,手工能力差;方向感差;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


仔细想一想,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上多种表现呢?您是否意识到感统失调已经让孩子与别人拉开了差距呢?



03



感觉统合需要格外关注,是因为感统失调的孩子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但是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上课走神,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吃力。


青年期表现尤为明显,有的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但走上社会却无法适应,很多方面发挥不出来,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出现困难,甚至终生受限、埋没于社会。会出现小时候聪明,长大很一般的“仲永式”悲剧。


在中国内陆,人们对感觉统合知识的认知度不到2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针对于婴幼儿的感统训练普及率高达90%以上。


几乎95%以上的中国家长,都是当孩子七八岁时出现感统失调的症状后,才想到要锻炼孩子的感统能力,然而孩子在7岁后,最佳的感觉统发展期已经过去了。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的规律——像人的感觉统合这种能力,需要在婴幼儿时期打下80%的基础,如果不让它在发展期锻炼的话,那么就再难发展起来了。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常由老人养育。宝爸妈忽视了对孩子在0-6岁时期的感统训练,实际上,很多亲子互动游戏都是感觉统合训练的范畴,比如举高,转圈,摇抱,左右加速移动等等。


很多家长都问科长有没有相关的机构推荐,由专业人员锻炼宝宝的感官统合能力。其实,宝爸妈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感觉统合训练交给专业老师就没问题了,这其实是非常不科学、不负责的想法!感觉统合能力是可以在家庭中实践的!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个轻松、快乐、健康依恋的亲子关系,就不要指望别人来管教你的孩子。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仅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最让孩子信赖的人。你的陪伴和不断的学习教育,才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这次,科长又邀请了孙杰老师,为宝爸妈传授不用去机构,在家庭生活中就能轻松实现的亲子感统锻炼课程——7岁之前,孩子必须完成的感觉统合锻炼。


生活中的感觉统合锻炼 (戳蓝字进入试听)



讲 师 介 绍




孙杰

家庭教育专家,儿童健康指导师、育婴师培训专家。从事产科工作20多年,从事孕产期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及亲子教育20多年。著有《孙杰教你简单做父母》《这样养孩子就对了》《爸爸妈妈,假如我会说》等。




她用20年的时间,只做家庭教育这一件事。带着这样的情怀和家庭指导的经验,她开始了线上科普。2017年,她在科学家庭育儿平台上线了2套系列课程,收听人气竟高达50万。


任意一堂课满满都是这样滴好评~



下面我们快来看本次课程,孙老师要讲哪些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