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气管疾病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且终年不断。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但是,据近年研究发现,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可能与大气中的化学毒物,刺激性烟雾,吸烟,细菌、病毒感染,过敏体质,或气候寒冷,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1.按揉中府 取穴:位于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处。 方法:左(右)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中府上,适当用力按揉约1分钟,以酸胀为佳。 功效:补气益肺、宣肺止咳。 2.掌揉膻中 取穴:位于胸部,两乳连线与身体前正中线的交点。 方法:右手手掌放在膻中,适当用力按揉约1分钟。 功效:理气止痛、生津增液。 3.按压天突 取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颈部的天突,以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4.按揉肺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甘处。 方法:用左(右)上肢绕过肩后,将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肺俞上,适当点揉约1分钟。以酸胀感为佳。 功效:解表宣肺、清热理气。 5.按揉脾俞 取穴: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双手握拳,将拳背第二、第三掌指关节放于脾俞上,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调理气血。 6.按揉胃俞 取穴: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方法:双手握拳,将拳背第二、第三掌指关节放于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降气止咳。 7.揉按肾俞 取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方法: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 功效:温肾纳气、降气止咳。 8.搓擦大椎 取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搓擦颈部的大椎2分钟。 功效:顺气导滞、清热解表. 9.按揉定喘 取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旁开0.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揉背部的定喘,以感到酸麻为度。 功效:止咳平喘,宣通理肺。 10.按揉风门 取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二个凹陷(第二胸椎与第三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揉背部的风门约1分钟,以感到酸麻为度。 功效:宣肺解表、益气固表。 11.揉按尺泽 取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方法:左(右)手拇指放在对侧尺泽上,其余四指环抱肘后,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以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清热和胃、通络止痛。 12.揉按列缺 取穴:位于手腕外侧(大拇指侧),左右手在虎口处交叉,食指指端处的骨陷中。 方法:左(右)手拇指指腹按在对侧列缺上,其余四指附在腕对侧,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功效: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13.按揉太渊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拇指侧,桡动脉搏动处,左右各一。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揉手腕的太渊约1分钟,以感到酸麻为度。 功效:止咳化痰、通调血脉。 14.按揉丰隆 取穴:位于腿部外踝上8寸。 方法:左(右)下肢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中指指腹放在丰隆上,拇指附在对侧,适当用力按揉约1分钟,以酸胀感为佳。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健脾除湿、化痰止咳。 15.按压足三里 取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揉搓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补益脾胃。 16.揉搓涌泉 取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方法: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掌心按在涌泉,反复搓擦约1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肾纳气、醒脑安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