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水木年华138 2018-03-20

穴位埋线疗法的概念: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祖国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羊肠线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属于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穴位埋线基本原理:

1、中医 ·针刺效应 ·埋线效应 ·刺血效应2、西医 ·化学刺激效应 ·组织疗法效应

穴位埋线治疗原理

·针刺效应 ·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穴位刺激疗法,同样可起到针刺效应以治疗疾病。埋线时,需用针具刺入穴内埋入肠线;此时即可产生酸、 麻、胀、重等感觉,由于埋线针具较毫针更粗大,其剌激感应更强烈,这与针刺产生的针感及传导是一致的,它通过经络作用于机体,起到协调脏腑,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刺血效应 ·刺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调经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去则经隧通矣”。说明剌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埋线时往往会刺破络脉,致针眼处有少量出血或渗血,这就 产生了刺血效应。可改善微循环,缓解血管痉挛,从而改善了局 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调动人体的免疫机能,激发体内的防御机 制。因此,埋线操作时,同样可起到刺血效应,以协调经络的虚 实,从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功能。

·留针及埋针效应 ·在针灸治疗实践中,留针及埋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而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及吸收的过程,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至4个月(持续时间与肠线粗细成正比),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疾病恢复慢,易复发及就 诊次数多等缺点,使疾病在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故能起到比留针和埋针更好的疗效。

穴位埋线的特点

  1. 以线代针,效集多法

  2. 刺激持久,祛顽疗固

  3. 精确选穴,多用透穴

  4. 精用组穴,交替调息

  5. 注重敏感穴,多选特定穴

  6. 诊次稀疏,操作简便

·刺激持久,祛顽疗固 ·

穴位埋线疗法以线代针,埋入穴内,慢慢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一般说来,由于肠线刺激平和,信息冲动平稳而弱,对大脑皮层里的急性疾病较强的病理信 息干扰和抑制力量不足,因而不能迅速产生作用,但对慢性疾病却显示了良好的效果。肠线对穴位的刺激和局部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较长,积蓄的后作用较持久,可达3个月以上,使患病部位在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因此,临床对慢性疾病甚到一些痼疾运用埋线治疗,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精确选穴 ·

临床往往选取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穴位,进行埋 线,每次少则1穴,多则2-3穴。因为穴位埋线治疗次数少,间隔时间长,不可能像针刺一样,今日刺此穴乏效,明日又取它穴。它要求一旦找准效穴,将肠线埋入,其刺激信息源源不断,经穴位、经络、神经传导到达病所,一举取效。这样不仅减少患者手术之 苦,且可使处方效专力宏,避免选穴过多,刺激信息过杂,在大脑 皮层形成互相干扰,反不能抑制病理信息,甚至可能导致机体功 能失常,徒增患者痛苦。埋线疗法强调取穴精炼。它往往选取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穴位进行埋线,并强调取穴求精,用尽量少的穴位,达到尽量好的效果。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精用组穴,交替调息 ·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微创性治疗方法,埋线后不可能在数天内局部完全复原,为了在短期内对疾病加强治疗作用,往往在辨证取穴基础上,对有效穴位进行组合,分成2~ 3组,交替使用,这样就可缩短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以维护较强的刺激效应,且使穴位有调息之机,避免穴位产生耐受性而乏效。同时,尚可通过分组进行精确配伍,使“君、臣、佐、使”合理搭配,加强其协同作用和增加效益。

·注重敏感穴,多选特定穴 ·

1、敏感穴位是机体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上的反应点,为邪气在经脉中聚汇搏结之所,能较准确地反应疾病情况。在这些穴位进行埋线治疗疾病,往往有较高疗效。临床观察表明,患者患病部位、种类、性质、程度不同,敏感穴情况也会发生变化,病种及类型不同,敏感穴位也不同。如慢性胃炎多在胃俞、足三里,而气管炎 多在八华、肺俞产生敏感反应;胃溃疡发生在胃小弯,多反应于巨阙、中脘,发生在胃大弯和十二指肠多在梁门、承满发生敏感反应。

2、疾病虚实寒热不同,其反应有压痛、结节、条索状物、麻木、凹陷之别,疾病轻重程度不同,其敏感度亦有轻重之差。有针对性 地选取最能反映病情变化的敏感穴位进行治疗,其客观性、科学性、针对性更强,也更符合辨证施治原则。于是,敏感穴位作为经络辨证、循经取穴的客观指征,成为埋线疗法选取效穴的一个重要特点。

3、特定穴即是十四经中出现敏感反应的穴位,有关资料经对 500例患者观察,在背部俞穴有反应者占80%,在募穴有反应者占72.4%,其他特定穴出现敏感反应的也有报道。可见,特定穴确为邪气在经脉中聚汇搏结之所,从而在十四经中具有各种特殊治疗作用。所以穴位埋线疗法将它和敏感穴位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常常在临床上使用,具有很好疗效。

·诊次稀疏,操作简便 ·

穴位埋线疗法一般多在7~30天埋线1次,3~6次为1个疗程,有些疾病甚至只需1次治疗,即可痊愈。故诊疗次数较少而稀疏。避免了患者每天诊治耽误亲属工作和往返劳累之苦,而且每次治疗时间少则数分钟,多则10多分钟即可完成,方便了患者,故较受患者欢迎。

传统埋线疗法

传统埋线疗法主要有切开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结扎埋线法,这三种埋线法皆要求局部麻醉,使用手术器械,操作比较复杂,且易于感染,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1.切开埋线法

·穴位常规局部麻醉,用手术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按摩,然后将羊肠线埋入肌层内,切口用丝线缝合,覆盖消毒纱布。

2.三角针埋线法

·从穴位两侧1-2cm处,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按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覆盖纱布3-5天。

3.切开结扎埋线法

·穴位两侧或上下各1.5-2.5cm,局麻一侧,用手术刀尖切开0.3-0.5cm,用弯止血钳插入穴位深处进行按摩弹拨法,然后用持针器夹住穿有羊肠线的缝合针从切口刺入,穿过穴位深处,从对侧皮丘穿出,又从出口进针,较第一线浅,至切口出针,将线头适当拉紧,打结,剪断并埋入切口深处,包扎。

注射针头埋线疗法

选用注射器针头进行,由于针体小,操作简便,不用局部麻醉,病人容易接受。

目前已大量使用于临床。如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复刻疾病、中风后遗症、癫痫以及各种痛证等。

工具

·1.消毒用品,镊子,一次性换药盘,消毒纱布,7号或8号注射针头;

·2.“0”号或“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cm线段若干,浸泡在75%的酒精内备用;

·3.直径0.4mm、长50mm的毫针(必要时可剪去针尖)做针芯;

·4.创可贴胶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