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的定义

 630131 2018-03-20
农民的定义

   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进入农耕,人类文明也由农业而兴起。据说商代是一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期,相比之下,周文化则体现了典型的农业文明,三代以来的中国3000多年历史文化,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农业文化。
   农民的概念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演变。内涵上下仅反映着劳动对象的质的差异,而且还标志着劳动者的社会身份;外延上既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劳动者和兼业劳动者,又包括那些常年从事非农业活动但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准非农业劳动者”。习惯上,我们所采用的农民概念,与农业人口几乎是同义语,它既包括农业劳动者,有包括这部分农业劳动者所抚养的农村人口。无论农民概念的外延如何变化,我们说农业劳动者始终是农民概念的核心和主体。
   对农民概念的解释,目前有6种说法,现列举如下:
   ①指居住在农村的人(农村居民、农村总人口)。实际上在农村居住的不完全是农民,还有其它社会成员。可见生活区域的乡土性很难概括农民的本质特征。
   ②指拥有农村户口的人。事实上,我国目前还有部分取得城镇户口的农民存在,比如像城市近郊区和国营农场。所以农村户口也不能反映农民的特征。
   ③指与城市居民对应的不吃商品粮油的人。这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相近,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商品粮油供应制度中一些专业化生产地区的农民,比如棉农、林农、茶农、烟农、菜农等都是吃商品粮油的人。所以商品粮油的供应也不能说明农民概念的本质。
   ④指与公有制土地相联系的社会主义集体农民。显然,这个定义个体农民仍然未包括进去。
   ⑤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业人口)或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这个定义尽管跳出了按地域、户籍、商品粮油供应和所有制去命名农民的条条框框,但农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存在着不相一致的情况。比如,1984年以后,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还从事着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甚至部分农民离土离乡从事非农业活动。与此观点相似的看法还有:农民是指与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并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
   ⑥三个层次:第一层指从事狭义农业生产的人,这是最狭义的传统的典型的农民;第二层次指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的人;第三分层次是指农村总人口

   正像斯宾格勒所说,一切高级的经济生活都是以农民为基础,并在农民身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这种古老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自足而封闭的,老子和陶渊明将此视为理想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事实上,希腊一罗马社会中典型的劳动者同样是农民,而不是奴隶,因此有历史学家将希腊一罗马世界视为“农民社会”——拥有个性和理性的古典小农是积极的自由公民,并构成公民的绝大多数。
   欧洲中世纪同样是一个农民世界,除去少数教士和骑士,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这些“劳动者的一生都相当舒适而平静,他们过着一种正直而平和的生活,虔诚而笃实。他们的物质生活状况要比他们的后人好得多”。美国其实就是一群自耕农建立起来的;华盛顿卸任总统后,也是回到自己的农庄。即使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看来,那种传统乡村的田园生活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那种安全、那种信赖将来,那种同时保障幸福及美德的独立性,到处都可同样遇到。靠自己儿女帮助,在一块祖传土地上做完全部农活的农民,既不付租金给任何地位比他高的人,也不付工钱给任何地位比他低的人,他使自己的生产适合于自己的消费,吃自已的面包,喝自己的酒,穿家里做的毛衣和自种的亚麻织成的衣服。
   在古代中国,可以说农业是唯一支柱产业,农民是古代中国的中坚核心职业。其他如政治、战争、科技、商业、文艺等等。从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农业文化的延伸和衍生。黄仁宇甚至将传统中国称之为“农业帝国”,而中国皇帝则是“第一农民”。
   中国自古讲究利出一孔,以农为本。按照中国传统,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在这一天,皇帝要亲率文武百官,去先农坛举行春耕大礼,以身作则地表演一次“农民秀”——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亲自耕种。明代时,皇帝往返犁地4趟;清时改为3趟,名日“三推三返”。故宫收藏的《雍正藉田图》就展现了这一场景。“躬耕帝藉”也向来是民间年画的重要主题:春光明媚,皇帝手扶犁把正在耕田,前边是一个老农牵牛,后边一位大臣撒种,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