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文里日语词越来越多?

 漆書壁經 2018-03-20

中文是世界语言当中最富有表现力和词汇数量最多的语言,很多时候,当外文需要用一整段句子来表达某种意思的时候,中文往往只需要用一个四字成语就能概括一切,这就是汉语的魅力。

但你注意到了吗?“人气”、“写手”、“经济”、“充电”、“亲子”、“社会”,甚至包括“……化”、“……感”、“……作用”等这些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中文词汇,其实是从日本引进的,假设把所有诸如此类的日本进口词汇去掉,我们甚至都没办法写一篇通顺的白话文章。

我们都知道,像南美很多国家说的语言都是来自欧洲的葡语、西语、英语等等,这主要是受到了殖民时代的影响。但日本却不一样,虽然从唐朝起,倭国就不断试图发起对中土的战争,但却从未占有过华夏。

即使是历时14年的抗战,最终的结局也是我们取得了胜利。那么既然抗战都打赢这么久了,为什么中文里的日语词汇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在我国的汉魏时期,日本还处于原始社会,日语只有读音,没有文字,而我们想要记述日本的事物时,只好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语的读音,比如《三国志·魏书》中就有“狗奴国、好古都国”等奇怪的地名,就是因为直接用了音译法。

后来到了隋朝时,日本圣德太子派遣使臣来到隋朝,以学习隋朝先进的思想文化及典章制度,15年里前后派遣了5次大规模使团,汉字也在这个时候被全面引入日本。唐朝建立后,日本继续派遣遣唐使,全盘复制中国文化。

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第一代“日源中文词汇”。

因为日本有了文字之后,就可以记录自己的地名、历史,而我国的史书在记述日本时,也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比如《宋史》中就有“粟田真人、东山道”等汉字组成的日语词。

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和1853年黑船事件爆发后,清朝和日本同时被欧洲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与西方的差距,并在1860年前后开始了各自的现代化运动,清朝是洋务运动,日本则是明治维新。

然而1894年甲午一战,号称“亚洲及远东第一强国”的清王朝却被日本完败,清朝的有识之士开始奔走呼吁救亡图存,张之洞就主张应该向日本学习,因为“中日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

从《马关条约》签订的次年起,清王朝定下了向昔日的学生学习的政策,开始派遣留日学生,1896年派遣了13个人,到1905年时已经激增到8600人。

这个时候第二代“日源中文词汇”被引进。

这些抱着救亡图存的热血青年,大量翻译各类日文书籍,对于很多日本用汉字重新组合出的新词汇(日本称和制汉字)通常也是直接引用,因为这些词原本就是中文,很多还出自中国历史典籍,只不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比如“经济”在东晋时指的是“经国济世”,日本却将它加入了价值创造的概念;再比如“革命”,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原本指变革天命,现在却泛指重大革新。

从最早的“华师日生”到后来的“日师华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数十年,这也导致了中文里的日源词越来越多。不过随着我们实力的增强,这种情况开始扭转,不仅是日语,就连英语中都开始出现“中国式词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