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深入推进适老化改造

 玖玖家政 2018-03-20

有 需 求

有改造意愿老人占六成以上

“我一个人住,子女都不在身边,在这个五楼的老房子家里住了大半辈子了,现在感觉有很多不方便。”南京78岁的刘奶奶告诉记者,她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外出上下楼吃力,在家怕摔倒, “如果有个专门适合我们老人居住的地方该多好!”像刘奶奶这种盼望宜居社区的老人在南京不在少数。

南京市鼓楼区工人新村社区的姚惠英老人与87岁的母亲一起居住, “母亲年纪大了,起床行动都需要我们帮把手。”姚惠英告诉记者,家里是老房子,地面太滑容易摔倒。 “我自己也已经六十多岁,有时候担心扶不住她。我们有时候外出,留她一个人在家特别不放心。”所以对家里进行“适老改造”成为姚惠英的迫切愿望。

“鼓楼区老年人口多,老旧小区多,原有的房屋布局和养老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鼓楼区老龄办工作人员郝苏明表示。

国务院公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独居空巢老人将增至1.18亿。因此,推进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势在必行,人心所盼。

南京工业大学吴翔华教授针对南京市老年群体的住房适老化改造意愿进行调研,其结果是有改造意愿的老年群体占六成以上。 “当前的整体居住品质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居住需求,现在的住房大都存在着无障碍通行系统匮乏、电梯缺失、套型设计及空间布置不尽合理、卫浴空间安全性辅助设施欠缺、报警求助及标志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他经过研究指出,南京住房适老化改造有合理性和迫切性。

有 难 处

意见不统一,资金难分配

“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向我们反映‘上下楼不方便’等问题,但对社区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并不容易。”南京市建邺区一位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 “适老化”改造一般价格不菲。“以电梯改造为例,安装一台电梯至少要几十万元,再加上运行电费和后续维护费,仅靠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无法承担。但如果让居民自己出资,很多人又不愿意拿这部分钱。”

对此,建邺区黄山路社区主任易海峰深有感触, “艳阳居小区8栋4单元的电梯加装,历经坎坷。它原本是建邺区最早拿到规划许可的单元,从5月24日拿到规划许可,到10月30日投入使用,中间耗时五个多月。”

“住户意见不统一、资金协商有分歧等都是制约因素。”易海峰告诉记者,艳阳居小区8栋4单元六楼的两个家庭安装意愿强烈。但楼上的好几家住户,房子是出租状态,他们并不愿意加装电梯。 “加装电梯应当经本单元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施工许可需要居民全部签字同意。”易海峰说,光找齐所有居民签字同意,就费了好一番功夫。

“通常是晚上或周末,等业主们有时间,召集他们开会,一次次做思想动员。”其中有一位居民,一直住在连云港,起初听说加装电梯,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后来看到南京的电话,根本就不接。幸好我老家也是连云港的,就通过老家的亲戚帮忙找到他。一连几天,持续做工作,最后他终于同意。”当时业主从连云港驱车4个小时,赶回南京签字。

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到开工前,这个单元2楼以上的8户居民,也仅有一半愿意出资加装电梯。 “艳阳居小区是2005 年交付的小区,没有财政资金补贴。”易海峰又找大家协商,四户先出资,其它四户试乘后,如果觉得不错,愿意以后乘用,再把钱补上。

“其实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遇到很多问题。”易海峰告诉记者,在迁移地下天然气、自来水、弱电强电、污水管道等过程中,出现水管挖裂、基坑积水、断气断水、临时路面铺设等问题, “花费高达23万,这一部分都是政府出资。”

有 力 度

政府财政给予相应补贴

《江苏“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 “推动和扶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其配置轮椅道、扶手、防滑等设施。”省老龄办主任夏春青在解读这一规划时指出, “政府财政可以对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给予相应的补贴,包括现在正在推进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给予补贴,都是有益的尝试。”

今年5月,我省正式出台了《江苏省省级适老住区建设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于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项目有着明确的定义,即为“既有住区,建成时间在2000年以前,建筑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项目的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且不超过300万元。

去年,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选择辖区部分经济困难的老人家庭,对其部分家用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我们先期投入10万元,选择在中央门街道试点进行适老化改造。”郝苏明介绍说,具体内容包括,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以及家具配置、细节保护等做一定的调整或修改,更利于老年人通行、洗澡、如厕、休息等。

接下来,在适老化改造方面,鼓楼区民政局将加大补贴力度。郝苏明告诉记者, “对有南京户籍且常住的五类老人,南京市民政局出资500元,鼓楼区最高可以补贴3500元。对70周岁及以上的独居老人,南京市出资250元,鼓楼区补贴250元。”这五类老人是城镇“三无”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扶持老人和百岁老人等。

同时,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方面,政府也加大力度。截至8月,南京市已有1224部电梯获得了2/3业主同意,签订书面协议,正在施工的电梯有161部,13部已经完工。


有 效 果

为老年人提供宜居环境

姚惠英家是鼓楼区试点改造的受益者,在她家里,记者看到淋浴扶手、马桶扶手、防滑垫、联网紧急呼救器等一套设备样样齐全,还配了把沐浴椅。卫生间还有个红色按钮,这是“一键呼叫”报警器,洗澡遇险时老人按下按钮,将自动拨通紧急联系人电话。记者还看到,厨房里还增加了烟感报警装置。“特别适用,母亲在家可以自由活动了,安全有了保障,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也放心很多。”姚惠英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我们出台了《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已于2016年11月10日正式实施。”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黄文平介绍,《实施办法》在简化办事程序、减轻资金负担、提高可操作性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通过对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活动场地和无障碍化设施等得到了补充和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更加健康舒适,养老服务也更加实用便捷,符合老年人和子女的心愿。”工人新村社区主任高安平希望能有更多适老化改造的利好政策出台,为老人打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宜居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