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从医40余年中,我基本上未患过什么大病。
唯一一次去看医生还是因为我19岁那年患了流行感冒。
我虽然常年奔赴在日本和美国两地的医疗第一线,但是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是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的严酷考验的。我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健康,那是因为我每天坚持应用健康养生法的缘故。
我对这种健康养生法进行亲身实践,并且切身感受到了它的显著效果,所以我让我的患者们都亲自实践一下。最终结果表明,大家都感受到了非常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大家在真正理解了保持健康的意义的基础上,坚持这种健康养生法,将再患癌症的几率减少到零。
在35年前,我第一次通过使用大肠内视镜,并且不开腹直接将患者的肿瘤成功切除。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学界在肠胃疾病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是在自夸,可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和飞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不切开腹腔使用大肠内视镜直接实施肿瘤切除手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手术对身体的伤害。并且,我想不管是哪一位患者,都希望能够尽量避免在手术中经历被切开腹部的痛苦吧!
因此,我作为在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医生,深受世界各大医疗机构青睐,他们争相聘请我。当时仅在美国就有一千多万患有不同程度肠胃疾病的患者急需做肠胃检查和进行及时治疗,还有患者表示只要能把病治好,花多少钱都愿意!
在当时,年仅三十多岁的我,成为美国一家大医院外科肠胃内视镜院的院长,经常是上午在医院工作,下午就回到诊所研究,而且每天从早到晚都不停地忙着出诊。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到目前为止,作为肠胃内视镜外科医生的我已经诊断了三十多万名患者。就连我自己,也对这么多的患者数量感到吃惊。到目前为止,在我所诊断的患者当中,也有好多知名人士。
我之所以说到知名人士,并不是想要自我炫耀,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能够让大家理解我的健康养生方法的真正内涵,这才是我的真实想法和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那么,从我所诊断过的三十多万名肠胃疾病患者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健康的人肠胃状况良好,不健康的人肠胃状况不好。
如此说来,如果我们把肠胃状况比作人的长相的话,可以把肠胃状况分别叫做“肠相”和“胃相”。
肠胃状况好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肠胃状况不好就有可能潜藏着某种隐患。也就是说,保证良好的肠胃状况就能够保证良好的健康状况。
对肠胃状况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在我诊断的过程中,我曾经对患者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做过一些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肠胃状况好的人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和肠胃状况不好的人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
本书当中所要介绍的就是,在我和广大患者努力下共同完成的关于如何健康养生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身体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体内酶的过分消耗。
我想,酶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把它说成是多么的神奇,大家可能就会更加迷惑不解了吧!
其实,所谓神奇的酶,是我自己造的一个词语。简单一点说,它就是承担着我们人类最基本生命活动的体内5000多种酶的最原始形态。
酶,就是在生物体细胞内合成的具有蛋白质性质的一类触媒的总称,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酶的存在。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运输、排出、解毒、提供能量以及维持生物最基本生命活动都和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酶的存在,生物就不能维持任何生命活动。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大量的酶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
酶的种类之所以多,是因为每一种酶只具有一种功能。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数量。比如说,唾液当中所含有的一种酶叫做唾液淀粉酶,这种酶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反应。又如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酶来完成的。
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酶,都是在生物体的细胞内合成的。除了我们自身所含有的五千多种酶以外,我们还需要从食物当中摄取并且在体内合成新的酶。
虽然研究表明,根据身体的需要会在体内合成大量的酶,但是对于这些数量庞大的酶是如何在生物体细胞内合成的目前还未弄清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这里所说的神奇的酶是指按照身体需要在合成各种各样的酶之前,准备要合成什么样的酶的那种最原始形态的酶。
我认为最原始形态的酶存在的依据是:当在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一种酶被大量消耗的时候,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必需的酶有减少的现象发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体摄入大量的酒精之后,在肝脏内由于分解酒精而消耗了大量的酶,从而导致肠胃在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过程中酶的数量减少。
所以我认为,酶这种东西虽然有数千种,但是一种酶的形成并不是由各自固定的数量决定的,而是在具备了原始形态的酶的基础上,然后再按照身体的需要相应的合成所需要的酶,最后把它送到需要它的地方。
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倾力研究关于酶是如何影响生物体健康这一课题,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弄清楚。美国研究酶的第一人,埃德沃德·哈威尔博士提出这样一个学说,他认为生物体一生当中体内所能合成的酶的总量是一定的。这个学说非常值得研究。哈威尔博士把这些一定量的酶叫做“潜在酶”,并且当生命体的这些“潜在酶”即将耗尽的时候,它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哈威尔博士的这个学说和我关于神奇的酶的提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都希望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找到这种神奇的酶确实存在的证据。
然而,关于酶的研究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于我认为那种神奇的酶的存在,到目前为止还只能是一个假说。但是,就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如果要想保持健康良好的肠胃状况,就要在尽可能多地摄取能够补充酶的食物的同时,养成尽量避免无谓的消耗酶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之所以能这么说,是根据那三十多万病例的临床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介绍的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方法,其中包括了来源于我临床经验的假说,当中的内容可能有悖于日常的饮食常识和健康常识,但是请大家尽管放心。本书当中所介绍的方法全部都是我在经过亲身体验、亲自尝试确保安全的同时,再通过我的患者们实践之后证明了的,并且这些方法是在确实对保持健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这一重大成果基础上才介绍给大家的。
最近几年由于取消了医生研修实习这一制度,并且不断地提倡推行医生专业化,使得能够对人体全身做检查的全能医生越来越少了。这样一来,肠胃专业的医生只负责诊断肠胃疾病,而眼科医生只负责诊断眼部疾病,这样所谓的类别医学,使他们在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只对自己所管辖的范围负责,而容易忽视其中的联系而无意中酿成大祸!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患了一颗虫牙,却有可能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进食中如果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进入肠道中,不仅会增加肠道的负担,而且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最终导致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人类的身体也是如此。表面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联系的病因,但经过复杂的内在联系最终导致严重的病变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我们的健康就是在每天不经意的生活习惯中维持着的。饮食、喝水、运动、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一旦这其中的某一环出现问题,它就有可能对全身产生影响。担任着联系人体内复杂的生理过程、调节利于健康的生理指标、保持身体状况稳定等所有这些重要角色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酶。
然而在当今社会,在我们人体中如此重要的酶之所以被大量消耗,都是源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酗酒、吸烟、不良嗜好、食品添加剂、农药、服用药物和生活压力,还有环境污染、电磁波辐射等,都是使我们身体内重要的酶被大量无谓消耗的罪魁祸首。要想在当今社会健康地生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在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同时,必须明确我们自己的健康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
我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是什么东西消耗了如此多的酶?怎样才能补充更多的酶?只要是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就完全可以实现“疾病早预见,健康活百年”。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因为我健康,所以我快乐。”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读过本书之后都能如愿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