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华夏 | 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附录二)

 轻风的起点 2018-03-20



◆  ◆  ◆  ◆  ◆  


【田松按:收到我与刘兵教授的评论之后,张华夏先生很快发来回应。这是我们在2009年1月28日收到的邮件。标题为编辑所加。——2015年5月20日】


反思与超越(张华夏)


华杰教授:

谢谢你转来刘兵和田松评论。我的回答是:

对刘兵的回答:谢谢刘兵教授的评价。不过,'莫姑娘'的提法并非我的首创,它出自国民党元老、教育家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1924)的论文[1],那里提到了'穆姑娘',我只改了一个字,我的工作是要强调她的重要地位。

我希望将STS扩展为STSE(科技、社会与伦理)。

对田松的回答:谢谢田松来自美国的评论!无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或道德哲学,我的确有一个艰难的自我反思的过程。这就是我经常说的,走进一个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容易,走出一个体系困难,特别是走出自己的体系就更困难。所以要有不断的反思。这就是你所说的'自我否定' 或'否定自己'的过程。后期马克思不是否定了早期马克思吗?后期维特根斯坦不是否定了早期维特根斯坦吗?连后期的库恩也部分地否定了早期的库恩,那有一贯正确的可能呢?我们对于科学的社会地位、作用与界限和约束的认识也是一样,要反复思考。当然资本的社会作用并非完全是负面的,科学的社会作用更非完全是负面的,经济增长也是如此。不过现在是到了我们应该着重认识它们的负面作用的时候了,而且还要利用马克思的资源来研究这个问题,并要'超越'马克思。

至于您的科学技术与'制度性、结构性的'问题以及'资本和国家机器'问题,已经超出华杰八问的问题域,似乎应有一组田松问题供公开讨论。在起草田松问题时我希望能触及一个怪圈:计划经济何以失败?不应向市场转轨吗?市场与资本何以失灵?不应宏观调控吗?宏观调控的价值与伦理目标是什么?不应转向绿色经济和绿色科技吗?绿色经济何以可能?不应转向计划经济吗?计划经济何以失败?……新伦理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包括科技伦理运动,在走出这个怪圈中起什么作用?如果我的健康允许,很愿意和你们讨论田松难题,这也是一个STSE问题,并且是当代'批判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建构'问题,但现在只好搁笔了。

新年快乐!

 

                                                                                                   张华夏

                                                                                      2009年1月28日



张华夏 刘华杰 | 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

刘兵 田松 | 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附录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