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妹尾达彦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KOKOKOKO9 2018-03-21

作者:张博    时间:2018-03-20 14:49

         3月16日15点,长安校区文汇楼A区一层报告厅,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妹尾达彦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了题为“从内陆到沿海,沿海到大陆:中国都城史与全球史”的学术报告。院负责人王社教研究员主持了报告,李令福研究员做了点评。本院肖爱玲、崔建新、张莉、聂顺新等老师和6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此外,历史文化学院、中亚研究所的部分师生也聆听了报告。
          妹尾先生与陕西师范大学的渊源深厚,20世纪80年代曾来陕西师范大学,师从史念海教授学习唐史和历史地理学。故在正式报告前,妹尾先生回忆了当年在师大追随史念海先生求学的美好回忆,并总结了史先生在他学术研究道路上的重大影响。
         本次讲座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妹尾先生从地球的历史与环境入手,在亚欧大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以南北区域内人类的生产活动为中心,将亚欧大陆分为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三个部分,并对不同环境产生的物产交换与交通干线进行了分析。妹尾先生提出:“近代之前时期亚欧大陆上人员往来和物产贸易的主体,是基于南北结构(游牧地域—农牧交界地带—农业地域—沿海地带)而实现的。”而到了近代时期,由于海运的兴起,亚欧大陆人员往来与物产贸易的主体才逐渐转向以沿海地区为主。第二,妹尾先生以在非洲、亚欧各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往来信息的变迁、环境变化等方面为标准,将亚非欧大陆史划分为古典国家形成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3、4世纪)、农牧复合国家形成期(4、5世纪—15、16世纪)、近代国家形成期(16、17世纪—现在)三大时期,并举出相关例证对三大时期的划分依据及特点进行了阐述。 第三,妹尾先生论述了中国大陆都城史与全球史、世界史、人类史之间的关系。妹尾先生认为:“中国大陆代表性都城的变迁,象征地显示了全球史、世界史、人类史的历史变化。”中国大陆都城经历了由东西方向上变动(长安—洛阳)到南北方向上变动(北京—南京)的历程。整个东亚的主要城市网也随着都城的变迁,逐渐由内陆城市网络转换成沿海城市网络。大量的例证均证明中国大陆都城及城市网络的这些转变均较大程度地显示了全球史、世界史、人类史同时期的历史变化。最后,妹尾先生将视角转到当代,通过目前亚欧大陆上相关政治经济组织的分布,展现出亚欧大陆人类生产活动依然延续着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三分的格局。
        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李令福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随后崔建新、黄菲等老师及众多研究生先后提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妹尾先生的报告图文并茂,清晰明了的“地图话语”使我们对其观点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妹尾先生广阔的国际视野,独到的观点更是引人深思,给人启发。无论是亚欧大陆三大区域与三大历史时期的划分,还是对中国大陆都城史与全球史、世界史、人类史之间关系的论述,均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对我们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