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

 盛_王_朝 2018-03-21

近年来,王阳明的“心学”被肯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受到大众的追捧,触发了一阵“阳明热”。在这股热潮中,对于心学的理解各不相同。比如,王阳明的心学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的主旨?究竟如何“致良知”?……

小编看了几年的《传习录》,也是新手,在此把自己的一些感悟记下来,等待高手来质疑,以促进我的理解。今天要谈的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

“知行合一”,在古人来说不存在理解的难度,不会翻来覆去地思辨,但社会经过了百多年的巨大变迁,简易的古文放在我们现在的语境,却变成了高深莫测的词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在于对‘‘知’’这个字的认识

我们现在理解的‘‘知’’,不约而同地指向‘‘知识’’,而现代的知识浩如烟渺,要一一学会才去实践,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认为有时候我们“不知能行”,或者比如课本知识的学习是”知了未行”,这些,算不算“知”、算不算“行”?所以,有人就诟病‘‘知行合一’’不可能。

但在古代,这一‘‘知’’却是指‘‘良知’’,是我们内心固有的善性,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知识”,所以,古人并不认为这词有多少歧义,更没有我们现在的困惑。

“知行合一”,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

‘‘良知’’每个人都有,要达到也容易,就像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心学”亲民的地方,简易、易学,我们当下,或者说任何时候,都有良知,都能“致良知”。

举个例子吧!

就如同我们看到有人摔倒,心里第一念头就是去扶起来,这就是良知!这时若不管不顾地去扶起来,良知有了,配合上符合良知的行动,就已经是‘‘知行合一’’了——简单吧!

“知行合一”,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

如果稍微想了下,担心被讹,犹豫着没有上去扶,这良知就泯灭了,被各种担心所遮蔽。单有良知显现,却没有行动,就不能称为‘‘知行合一’’。

如果女朋友在旁边,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和善良,一把上去扶了起来,是为了某种利益去做的,有行动,没有良知显现,也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

所以,理解知行合一,重点在理解‘‘良知’’上,要善于抓住闪念即逝的良知,不带任何功利性地去做,就能达到‘‘知行合一’’了,常常能这样做,离圣人也不远了。

心学的内涵极其丰富,这里所说的只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尚望各位补充和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