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的社工服务就一定值得推广吗? | SSM旁听生

 玖玖家政 2018-03-21

香港SSM的平行课堂第18周

项目评估 & 策略规划



课程:项目评估

简介 & 需求评估



NO.1程序评估概述


1、程序是什么


  • 活动:一个单一的任务,短期的(它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项目)

  • 项目:用于创建特定产品或实现特定目标的资源和功能的临时组装

  • 程序:一组相互关联的项目和相关的业务,它们是为了满足相关的目标而进行管理的


2、程序评估是什么?


程序评估一种评估形式,使用有效和可靠的研究方法,检验一个满足某种社会需求的组织的过程或结果。


3、程序评估的目的


我们想要展示

我们想要知道

我们的工作有效

我们的工作有效吗?

客户对我们满意

客户对我们满意吗?

我们对社会有影响

我们对社会有影响吗?

我们工作是有价值的

我们工作投入和产出相比,有价值吗?

我们的新方案比老方案更好

值得用新方案替代老方案吗?

我们需要更多资源

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

我们有效利用了现有的资源

工作人员时间有效利用了吗?



4、程序评估的类型


  • 需求评估:确定项目需求

  • 构成评估:利用初始信息帮助建构和稳定项目

  • 过程评估:程序描述,程序监控,质量保证

  • 结果评估:这个项目的有用吗?该项目是否对目标人群的问题有效,如在需求评估中所确定的那样?


5、道德考量


  • 准则1:研究参与者必须是志愿参与

  • 准则2:潜在的参与者应该得到足够的研究信息,以确认任何可能的风险或不适以及好处

  • 准则3:参与评估,不造成任何损害

  • 准则4:对敏感信息的保护


其它需注意的内容还有多元文化、欺骗、酬劳、使用对照组等问题,其中关于酬劳需注意尽量发现一些志愿者真正可以使用到的而且无法变现的物品。


NO.2 证据金字塔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几种方法


A机构打算引进国外的一个“慢性病病人自理(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项目。目标是提升在家居住的慢性病病患者的健康意识(knowledge),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健康行为 (health behavior)和健康状态 (health status)。A机构如何才能决定,是否应该引进该项目呢?


  • 方法1:A机构招募一批慢性病病患者,提供服务,事后採访病患者,问他们服务是否有用。(观察描述)


  • 方法2:A机构招募一批慢性病病患者,提供服务,事后用量表检测他们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只有后测)


  • 方法3:A机构招募一批慢性病病患者,用量表现检测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然后向患者提供服务。事后用相同的量表,测量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比较前后有何差异。(单组前后测)


  • 方法4:A机构招募一批慢性病病患者(实验组),用量表现检测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然后向患者提供服务。事后用相同的量表,测量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同时,机构A也通过医院联络到另外一批慢性病患者。将他们作为对照组。看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何差别。(准实验设计)


  • 方法5:A机构招募一批慢性病病患者,将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量表现检测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然后向实验组患者提供服务。事后用相同的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设计)


在第一节中,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让我深思,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一是满意等于有效么?


我们常常在举办完活动时调研参与者的满意度,这个数据(通常都是满意的)真的证明活动有效么?其实满意并不代表有效,很多时候服务对象表示满意仅仅是因为在活动中有好的情绪体验,或者是有小礼物可以收,或者是可以交到朋友,更或者是害怕填不满意就没有活动参加了,而且通常不满意活动的也不会留到最后才走。


二是有效的服务一定值得推广么?


如果一个很贵但很有效的服务和一个经济但效果中等的服务,我们又该怎么选呢?




课程:策略规划

课时:第一节 简介


策略规划的兴起根植于新公共管理的背景,新公共管理导向下的组织,管理自主性、基于绩效的预算以及类似市场的条件,相较于传统公共组织而言,都处在较高的水平。


如果一切都受到监管,策略管理的空间就会减少;当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时,有很多基于绩效的预算时,策略管理方法更适用,因为它的预算和潜在的生存更依赖于绩效;当出现类似市场的情况时,这会威胁到组织的生存,增加了策略的需要。


NO.1 什么是好的策略规划


谈到什么是好的策略规划,首先我们要了解策略规划到底有什么特点,其特点如下:


  • 中到长期性 

  • 关注整个组织 

  • 基于价值使命和愿景 

  • 全局的方向和定位 

  • 鉴别外部环境的变化 

  • 诊断组织自身能力 

  • 讨论如何分配资源

  • 设计行动计划


总的来说,策略规划是一个持续的周期过程,而不是由于危机或未曾预料的风险和挑战而引起的反应。好的策略规划要求更严格地准备,并以更专注和更严格的方式来实施这一过程,即要为战略计划中的项目分配具体的职责,包括责任和时间框架,跟踪计划进度的责任,并向员工、董事会和社区报告进展情况。


开始策略性的计划,要有意识地制定计划/愿景和目标,专注于使目标、对象和其他内容简明扼要,清晰和简明地表达计划将如何导致行动,使计划参与者可以理解。


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思考,沟通和分析。好的策略规划应包含环境分析和资源规划,以及包括项目评估在内的内部分析,以确保项目与目标和组织结果一致,在分析过程中课进行利益相关者访谈、调查或焦点小组。



成功的策略规划通过整合信息以改进组织的关注点,这些信息包括


  • 员工、董事会和外部的支持者对组织的使命、策略和组织价值的明确理解;

  • 行动的蓝图;

  • 用以监控成就和评估结果的广泛的里程碑;

  • 可以用来向公众和潜在的出资人宣传这个组织的信息。


成功的策略规划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改进人们共同工作的过程,这些方式包括


  • 举办一个论坛讨论组织为什么存在,以及影响决策的共同价值观是什么;

  • 在董事会和员工中培养成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

  • 激发策略思维,关注对组织的长期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 让每个人的注意力回到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寻找机会上,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的使命;

  • 鼓励思考如何利用策略计划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NO.2 策略规划的必要性及目的


1、策略规划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环境和组织的变化因世界的相互联系而加剧。这种日益增强的相互联系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传统上国内与国外领域的区别、政策领域的区别、政府、私人、非营利的区别,这三个重要的区别开始变得模糊。


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一起积极地合作,特别是在区域范围内,对于帮助社区是很重要的。这增加了管辖权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前面提到趋势,这要求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合作社和社区)前所未有地从策略角度去思考、行动和学习。


2、策略规划的目的


  • 收集、分析和综合信息,以考虑其战略意义和可能的选择

  • 帮助主要决策者作出深思熟虑的判断这个判断可能涉及以下内容:可取的、可行的、不可行的、可接受的任务、目标、战略和行动,以及补充性的措施,比如新的、变更的、终止的政策、项目、项目,甚至是整体的组织设计

  • 在可预见的未来,以有效的方式解决关键的组织问题或挑战

  • 加强组织学习和创造重要而持久的公共价值



NO.3 策略规划的益处


策略规划通过系统化过程,让组织及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对对其任务的优先级达成一致,并对组织环境作出响应,同时指导获取和分配资源以实现这些优先事项。


这个过程是策略性的,因为它涉及到选择如何最好地应对一个动态的、有时充满挑战的环境,策略规划是系统的,它要求遵循一个结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关于建立一致性和承诺的,最后再指导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这样的策略规划具有以下益处:


  • 促进战略思考、行动和学习,特别是通过“战略对话”和关键人物的深思熟虑;

  • 改进决策过程;

  • 增强的组织效率、响应能力和弹性;

  • 提高广泛社会体系的有效性; 

  • 更清晰的组织焦点和优先级;

  • 增加组织团结;

  • 改进财务规划;

  • 改进程序和绩效评估;

  • 改善服务质量;

  • 提高组织能力;

  • 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 提高专业素质

  • 改善资金的长期可持续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