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宋词:《虞美人》

 仁英书屋 2018-03-21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今天的文章

《虞美人》 来自温暖读书会 16:49

今天我们分享的就是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帝王,他是亡国之君,曾以风花雪月的生活饱受后人非议。作为词人,他以自己纤弱的气质、细腻的笔触创作了大量的名作,赢得了盛名,因此有人评价他是最有争议的帝王、最没争议的词人。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史称李后主。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四句说:春花秋月的多少往事何时能忘得了?昨夜吹来的东风让我在小楼上感受到春花的光临。而我逝去的国土啊,只存在于不堪回首的明月之中。


李煜是个传奇,时有大名。但他的大名并非来自安邦治国的才能,而是来自缠绵悱恻的词作以及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十一个儿子中的第六子。在讲究立嫡立长的时代,排名第六的李煜想当国君,没戏,更何况,李煜的父亲李璟曾立下兄弟传国的盟约。但是李煜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早夭,排行第六的李煜一下子成为南唐中主李璟的次子了。而长兄是太子李弘冀,李弘冀对随着其后的弟弟很不放心。李煜为了避祸,只能“覃思经籍”。


但是太子李弘冀有做皇帝的条件,却没有做皇帝的命。毒死叔父不久,他自己竟然意外病亡。排行第六的李煜,成为实际上的长子。受封吴王,迁往东宫。大臣中有人反对,但是王室内部的血案让李璟不敢再废长立幼。因此李璟死后,他成了南唐的国君。


但是此时的南唐,半壁江山已纳入了中原。中原统一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了,统一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李煜有心图治,无力回天。他越来越明白,终有一日,南唐会被北方的强邻吞噬,他只能靠不断的巨额进贡获得一个暂时的苟安,同时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趁着有限的机会尽情享乐。


于是李煜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毫无节制地投入到享受生活中。李煜并非一个人在玩,有人陪着他疯。伴陪李煜肆意享乐的姐妹花是大周后与小周后。她们陪伴着李煜演绎着一场又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虞美人》前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第一句的春花秋月,首先指的是眼前的美景,但同时更侧重的是指逝去的春花秋月。


换句话说,首句的春花秋月和次句的往事,实际上都是指李煜在南唐的春花秋月的生活,两句合起来,说自己实在忘不了当年在南唐的风花雪月的生活,凤箫齐鸣,嫔娥贯列,夜夜笙歌,彩袖群飞,无论是春花竟开,亦或是秋月当空,李煜都在享受着向大宋巨额供奉带来的短暂的美好之中。这种风花雪月的日子怎么能让李后主忘记呢!   

李煜是一个不善治国的人。但他是一位文艺范儿抢眼的文艺青年。书法绘画音乐都有套路。加上一位与大舜妻子重名能歌善舞的大周后。周娥皇,陪着他疯。周娥皇是父亲为李煜定下来的婚姻。但他们俩却一见如故,笙罄相和。周娥皇是美女,姐妹皆国色。


南唐选美,她们不夺魁,除非是评委受贿。因为周娥皇既是偶像派,更是实力派。大周后周娥皇一身的艺术细胞。填词,作曲,演唱、伴奏,自己一个人就能组成一个乐队。周娥皇精通琵琶,精通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周娥皇为公公李璟祝寿,亲自弹奏琵琶,李璟听了以后,佩服不已。


把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烧槽琵琶”给了她。唐代最负盛名的舞曲《霓裳羽衣曲》经过战乱,这首著名的舞曲残缺了。大周后找到原本,补齐了残缺,让这首名曲再度流传下来。这让李煜惊叹不已。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风花雪月的故事,李煜怎么能够忘得了?所以呀,“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春花秋月何时能忘得了?“往事知多少”是多少往事能够忘得了?李煜写这首词时,已经降宋三年了,三年的阶下囚磨砺了李后主,按说他应该习惯这种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生活了。


为什么故国之思在这首词中还会表现得如此强烈呢?是什么东西诱发了他强烈的怀旧思绪呢?


如果说前两句是写李煜忘不了故国,那么第三句第四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则交代了他忘不了的原因。自己独处小楼,东风乍起,春天来了,东风就是春风啊!春风来了,春花开了,秋月也会如期而至。


可是故国在哪儿呢?故国只在不堪回首的明月之中啊!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他怎么忘得了?他怎么能够不呜咽流涕、动情伤怀呢!李煜的记性太好了,往事他忘不了,他不知道,人生在世,记忆是一把双刃剑。


记住昔日的欢乐,会增加今日的痛苦,忘记昔日的欢乐,才能让自己彻底解脱出来。阶下囚的身份只能选择忘记。但是记忆与忘记又是不能够选择的。


蜀国后主刘禅和李煜不一样。据史书记载,灭蜀之后,刘禅投降。有一次,司马昭让蜀国的歌妓演唱蜀国的音乐,蜀国的大臣哭得稀里哗啦的,刘后主却喜笑颜开,司马昭问他:你不想念蜀国吗?刘后主回答,我在这儿很快活,我不想念蜀国。


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看来像刘后主这样没心没肝的人,才适合当降王。


这首词的下片四句说:昔日皇宫雕花的栏杆、玉石般的台阶依然还在,只是鲜艳的颜色可能消退了。如果有人问我有多少愁苦?它就像春江的流水,滚滚东去,永不止息。


如果说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忘不了故国的风花雪月以及引发他忘不了的原因。那么这首词的下片仍然是围绕着“忘不了”三个字来写。忘不了的不仅是自己在南唐的风花雪月的生活,而且还有南唐的宫殿,所以才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惦念南唐的宫殿,这是绝对犯禁的事儿。你想重回故国吗?你想再过一把南唐国主的瘾吗?李煜不但惦念南唐的宫殿,而且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诗句。这样明确的表达自己内心强烈怨恨的诗句,这等于公开宣布:如果问我到底有多少仇怨?那就像滚滚长江的春水,滔滔汩汩,奔腾不息,永无休止。

作为一首词,前面六句的叙事,逼出了结尾的两句抒情,非常符合《虞美人》这首词的写法。而这首词以江水喻愁情的写法,也是后世词人常见的写法。像宋代词人秦冠的《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代另一位词人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贺铸的《木兰花》: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


这三位都是宋代的诗词大咖,他们都熟读过李煜的《虞美人》。但是他们以江水喻愁怀,都写不过李煜,为什么?“国家不幸诗家幸”,李煜惨痛的人生经历他们没有,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当然这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为李煜带来了无上的荣光,至今它仍然霸气的占据着李后主“名句总冠军”的位置。可是李煜心中可以忘不了,现实却不允许他写出来忘不了,一旦写出爆棚的名句,就是找死。


宋太祖当年封李煜为违命侯就是不想杀李煜,虽然违命侯不是一个光荣的称号,但是太祖并没有动杀机。宋太祖对李煜的宽容,不能够让李后主像刘后主那样,没心没肝儿的忘掉怨恨。


后人在笔记里说,李煜被俘之后住在汴京,郁郁寡欢。写作并且演奏了这首《虞美人》,宋太宗知道后,勃然大怒,特地在太平兴国三年,也就是公元978年7月7日李煜生日的那一天,赐酒一壶,李煜喝酒之后,中毒身亡。正史记载,李煜是病死的,宋人笔记说李煜是被宋太宗赵光义用牵机药毒死的。


李煜不甘屈辱,念念不忘故国,大胆抒发满腹的怨恨,死时42岁。李煜用死表达了亡国的怨愤,用死捍卫了自己表达怨愤的自由。如果真是这样,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就是李煜的绝笔之作。


本节目讲的是最美宋词,但是我们一开篇却从南唐后主李煜讲起,李煜生于南唐卒于北宋,他理应属于五代词人。但是我们讲宋词一般都从李煜讲起,九泉之下的李煜,心情一定十分复杂,李煜不会承认自己是宋代词人的,但是,宋词的发端正是从李后主开始的。不管李煜怎样愤愤不平,如何不承认自己是宋人,我们只能从他这儿起步了。


最后,让我们再重温一下李煜的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