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负春光, 武夷山寻茶记

 澄湖龟山大隐士 2018-03-21

九龙山有机茶园,做一次“采茶人”

众所周知,武夷山盛产茶叶,是世界红茶发源地。近几年,“正山小种”红茶随着金骏眉的走红,这里再次名声大噪。武夷山的乌龙茶更是一绝,其中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技艺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

武夷山峰峦起伏,溪河纵横,林木葱郁,雨雾多,湿度大,构成了茶树生长所需的特殊气候环境,加之地理条件优越的丹霞地貌,其出产的茶叶,在全国同类茶品中实属上乘。

目前在武夷山,有近200家的茶企,但可供种植的茶园茶山却只有十万亩左右。其中,有一处面积达千亩的生态有机茶园。这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乌龙茶连片有机茶园--九龙山有机茶基地,位于武夷山景区莲花峰附近,海拔253~460米,基地面积为1250亩。这也是我此行的第一站,3月底去武夷山逛茶园,是最应景不过的了。整个茶园坐落在群山之巅,顺着山势展开,犹如一道道绿油油的梯田,错落有致,远远看去像极了一匹色彩饱满的绿绸缎。站在茶园中,棵棵茶树吐露出了新芽,让人就像置身一片用目光无法丈量的绿色中,春天的阳光照在高高低低的千亩茶园上,让茶树更显勃勃生机。

这里是有机茶园的代表,有机茶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与自然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方式,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水质纯净。追求绿色、有机,还真的需要精心和刻意,在茶园四周及道路水沟两旁还广泛种植防护林和行道树,比如板栗、核桃、油桐、樟树、油茶、桤叶树、杉树、杉松、银杏等,根据树种树冠大小确定株行距。

只要提到茶园,都会想到满眼的绿色。这里的茶树除了外观的绿色,种茶人努力用自然的方法还原绿色的内涵。

群山环抱的茶园里,茶农们正在熟练地采摘新茶。“趁着天晴,赶紧把刚萌发的嫩芽采摘下来,用它们制作出上好的茶叶。”一位当地的茶农介绍。我在一旁跟着这位茶农学习采摘手法,都说采春茶,采的是一份心情,一种意境。茶香混合着泥土香气,春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中国第一个茶叶科学研究所--武夷山茶科所

此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探访武夷山的茶科所,它不仅是由当代茶圣、茶业界泰斗--吴觉农创办的,而且是中国首个茶叶科学研究所,也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岩茶科研机构。

作为全国性茶科所,包括中国十大茶人--吴觉农、张天福、庄晚芳、陈椽、王泽农等和众多著名的茶叶科学家都曾在此工作过,他们在武夷山为中国近代茶叶科技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武夷山茶科所坐落在福建南平景区的御茶园内,与周边的茶园融于一体。走进园中,几幢充满田园气息的两层小楼排布于院内,漫步其间仔细端详着这些建筑,让人陷入沉思。古朴、老旧的建筑,承载着武夷山茶叶历史的变化。

1938年10月,张天福先生奉令把位于福安社口的福建省农业改进处茶叶改良场迁移至崇安县赤石镇,从此近代中国的茶叶科技开发工作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通过几代茶人及茶叶科学家的智慧和勤劳,将武夷山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武夷山茶科所前所长陈德华先生利用从福建省茶科所引回的九龙窠母本,进行无性繁殖,成功地培育出大红袍,并制作出了成品大红袍茶叶。

现今在武夷山大面积繁衍的“名枞”,大多都是来源于这里。而且,这里还收藏着最为齐全的武夷山茶树种质,最宝贵的是其中有许03多在岁月变迁中濒临灭绝的树种。

武夷山下梅村:茶香飘逸的最美古村落

由于处在梅溪下游,下梅村因此得名。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知名的茶市,兴盛一时,虽时过境迁现已衰落,不过这里仍保留了30多幢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清代茶市风貌街,是下梅村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风景,更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

一部分,这让下梅村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在福建,一提到“三坊七巷”,人们往往会想到福州市古城建筑遗存。其实,在下梅村也有“三坊七巷”,那就是少微坊、中坑坊、百岁坊,达理巷、鸭巷、新街巷、芦下巷、邹家巷、东兴巷和下陈巷。当年的三坊,坊坊繁华,当年的七巷,巷巷兴旺。虽然现在这些古坊古巷大多已成遗迹,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下梅村的繁华景象。

沿着村里的道路首先来到了下梅村的镇国庙。古代皇帝给大臣们论功封爵,把爵位分为镇国公、镇国将军等。这里的镇国庙祭祀的忠烈是唐朝获得镇国公爵位的薛仁贵和镇国将军爵位的薛丁山。

从镇国庙出来沿着街道前行,古村的种种环境唤起对旧时光的记忆,古村的人们生活状态更是休闲而自得。

过了市井百态,来到邹氏家祠。这是当地人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现为下梅村的标志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最为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惟妙惟肖。

从邹氏家祠右侧门出去,穿过小巷,便来到邹氏大夫第,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因屋主曾获朝廷诰封“中宪大夫”而得名。宅第大门口地面由青石铺设,两旁的拴马石和旗杆石仍保存完好。大门面壁全部用砖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逼真,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构图得体。两厢的隔窗均饰以蝙蝠、花卉、几何图形等木雕,把屋宇烘托得富丽堂皇。屋内的雀替也都用木雕装饰,柱子原先都有烫金字挂抱联。每个天井都有一高一矮两个石花架。

该宅是下梅村众多古民居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在2000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除邹氏宗祠和邹氏大夫第之外,下梅村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一座邹氏闺绣楼。

邹氏闺绣楼原是大家宅第的附属建筑,过去当地的大户人家都有,现在保存完好的就剩这座了。它是一座木制结构的两层小楼,外表看上去虽然小巧玲珑,室内装修却是别出心裁。其中,一楼以木板铺地,且饰以花纹;二楼四壁雕窗,图案整齐,凭窗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下梅村里,有一条小溪,名为当溪,从源头算起全长2000多米,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因流经村落之中,故宋时下梅称当坑坊,后更名为当溪。一些堪舆家认为:当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轴线”。

跨过当溪,我们到了另外一边,这里还有一座老房子,据说,这是下梅村最早的名人故居--明代程春皋所建的隐士居。

这是一座有价值的民居,格局呈“四门五厅”,进深达80余米,上一层台阶就是进入一层厅堂,每级台阶高约半尺,自外向内递升,当地人把这种平面布置称为“步步高”。大隐士果然胜人一筹。“步步高”不仅利于排水,也有学问可求。进门上台阶,意含步步高升。地势最高的厅堂,是家中长辈的居所,反映出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精神。

走完下梅村,尽管当溪水依然缓缓流淌着,却已不见了昔日里舟来楫往、南下北上的热闹与喧嚣。“鸡鸣晨光兴,祥云夹出千灶烟”,从下梅村流传的这首民间歌谣里可以想见当年的繁荣,而如今,这里仅剩下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供游人凭吊逝去的繁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