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少数人才知道:800年前王重阳祖师留下修仙秘诀,参透可登仙阙!

 愚人道缘 2018-03-22

我们平常人的呼吸一般有以下四种特性:
风,喘,气,息。这四种。

,就是呼吸有声音,呼哧呼哧的那样。

,就是呼吸没声音,但是呼吸不通畅那样的。

气,就是呼吸正常,但是不是那种悠长的呼吸。

,就是练功中自然达到的,呼吸无声、无喘、无涩、出入绵绵而悠长,是最好的呼吸状态。

这里的呼吸指的是凡息,非真息、胎息那种高层次的。那些比较高深,暂时我先不说。

禅宗有句话说: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所以息为最佳。话归正题,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心息相依的丹道入门功法。

心息相依是有方法的,而不是网上那套蛰龙诀,那个纯属扯淡。心息相依入手很简单,我已说过无数遍了,就是心斋坐忘。若想心斋坐忘,可用庄子听息法。所谓听息法,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一开始只用耳朵听,不用意识感觉。也不是以一念代万念。亦不是守窍,或者是听顾其他。只是死心塌地的察觉自己一呼一吸,不让他漏过。

至于呼吸的快慢堵塞粗细,都不要强迫它悠长,任其自然。时间一长,自然呼吸绵绵悠长,浑然忘我。然后……不要问我然后会怎样,估计你们是睡着了。不过睡眠不好的人可以用这个功法来调整过来。

接下来是随息,“当息出时,心也随它同出,当息入时,心也随它同入”这就是随息。看着挺高深,实践起来是很简单的事。听息的功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息就打成一片,扭结不散了。但是这时候还不是真正的抱团,需要继续做下去,不需要多长时间,渐渐就完全没有知觉了。

到了这一步,念头已经完全归一,这时候不需要在继续听了,继续听的话反而稍嫌执着。而是要不着意听。别看我说的这么麻烦,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很简单。后面的东西你们自己来体会,我怕我说出来后,你们练功时心里老惦记着,然后就没法踏实练了。

何况做到这一步,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只是看你用没用心,下没下功夫。微微透露下,后面的功法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就是一种境界而已,没有什么具体有为操作了。也就是下面这几句话:

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往来,归乎一源,不可著体,不可运用,委志虚无,寂然常照,身心无为而神气自然有所为,犹天地无为万物自然化育也。这一点王重阳祖师在《五篇灵文注》里已经讲的非常明白了。

后记这篇文章是君子袖携风老师的一次精彩的讲课记录。此文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可谓弥足珍贵,万金难求!我在尊重君子老师的原意的基础上,仅对其中某些语句做了稍微修改与校订,使之更为传神达意。君子老师闭关后,便销声匿迹了,或许他在闭关温养阳神,或许他游历人间,点化迷徒,或许他已成仙,已赴瑶池。今天这篇文章,来之不易,我们以此来表达对君子老师的深深怀念。同时欢迎大家投稿,投稿邮箱:3122077448@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