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英国传教士的梦想,造就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世界遗产地

 铁血老枪 2018-03-23

云 中 山 城 里 的 故 事

庐山是个神奇的地方

一片本是少有人来的土地

后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

开发成度假圣地

而李德立开发庐山牯岭时有一个愿望

把坎特伯雷移到牯岭

李德立不仅是把坎特伯雷的建筑风格复制到牯岭,更重要的是他把坎特伯雷的宗教精神及其地位建立在了这座山城。因此,开发牯岭,大批的基督教组织在庐山建有别墅,不仅仅是只为在华的传教士及外国人建造一个度假居住的世外桃源,也并不是完全为了避暑,李德立及其支撑他的基督教组织有一个巨大的梦想和目标,就是要把庐山牯岭作为立足点,建成东方基督教的一个特别中心。

(Edward selby little,1864-1939年)

李德立,英国人,毕业于剑桥等大学,1886年二十二岁时来华传教,1895年李德立从中国官府得到为期九百九十九年的租契,开始把庐山山顶气候凉爽的牯牛岭长冲一带开发为外侨避暑地。并根据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1899李德立是上海英资卜内门洋行的首任总经理,ICI集团的前身英国卜内门公司(Brunner Mond&Co)是闻名的纯碱与肥料的制造厂商 。

当时Cooling土地的划分图

广告招贴画

当时共有欧美七个国家,四十八个教会在中国的组织在庐山建造别墅,其中,英国十六个教会、美国二十二个、挪威两个、德国两个、瑞典两个、芬兰一个、加拿大一个、英美联合教会一个、不明国籍一个,还有中国人主办的基督教新教教会一个,当时庐山上仅教堂就有十三座。

好汉坡

1928年庐山牯岭别墅群

与此同时

庐山近代别墅的业主涉及二十二个国家

这二十二个国家的数以千栋别墅的主人

大多数都信仰基督教

准备做礼拜的外国华侨

冬季滑雪

牯岭街

棒球场

牯岭美国学堂

1993年,在华外国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庐山召开,这便是庐山作为东方基督教中心的一个水到渠成的证明,应该说李德立完成他极其宗教组织的梦想近乎圆满,并给中国留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世界遗产地。

现代牯岭街

庐山旅游观光车

···

-END-

我 只 想 在 最 年 轻 的 时 候

去 最 好 的 地 方 。

- ···✄ ···-

听说页面下面可以评论哦!

一起来写点什么吧 ~ ^^

执行编辑 | 陈 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