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冒辟疆与董小宛三部曲(一)深闺中的水绘园

 尧祉99 2018-03-23

本系列由三篇文章组成:第一篇是游天下名园“水绘园”的见闻;第二篇介绍明末名士冒辟疆;第三篇讲述董小宛的爱情故事。且看第一篇。


深闺中的水绘园

有人说,红楼梦的大观园就是如皋的水绘园,作为“红迷”的我非常盼望有机会去水绘了解真相。不久前去了上海,如皋就在其附近,便忙不迭地打听如何去水绘园。


问的人有“老上海”,也有“少上海”,但他们的回答是一样的—-不晓得!走访了上海南站才知道,乘长途车三小时的路,水绘园就在如皋的市中心。


水绘园历史悠久,宋朝大文豪曾巩的父亲在如皋做官时已据此房产,只不过规模不大,到了明朝万历成了望族冒一贯的产业,历经四代人精心营造,至冒襄(冒辟疆)时日臻完善,逐成江南名园。


冒家匠心独运,聘请名师,利用江南水乡之天然,引环绕如皋的水系入园,环行大半周再流出,河水在园内东突西奔,把园子隔成大小不一的八块小洲。


依回环的水道筑起亭台阁楼及假山,遍布植被;碧水如镜,两堤似画。


清初名士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会水成园,园绘水中,故而名曰《水绘园》。


天下名园



水绘长廊


在碧宛湖的中心岛有仿南岳的高达数十丈的悬霤峰,峰顶平坦,可以摆酒,可以下棋。

悬霤峰


四面望去,小桥流水,碧波柳荫,亭台楼阁,妙隐香林。。。水绘园尽收眼底。在精心的设计下,处处流露大自然的真朴。


悬霤峰西边有座镜阁,象宝塔一样巍然高耸。阁内陈列古琴台一座,瓦制中空,纹饰古朴,琴置台上,空谷传音,沁人肺腑。


镜阁


古琴台


园中有“壹默斋”,“枕烟亭”,“寒碧堂”,“波烟玉亭”,“湘中阁”,“涩浪坡”, “碧落庐”,“水明楼”,“因树楼”等十余处佳境;依水而起,结构精巧。


枕烟亭


水明楼


因树楼


返朴归真-碧落庐


壹默斋


芙蕖夹岸、桃柳交荫,以漏窗引景,以树木为界,可透风漏月,可藏景不露。又藉以九曲之回廊沟通往来,花墙与回廊之间各自成院,围而不隔,界而不分,缀以湖石、梅竹,有步移景异之妙,让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庭院深深深如许


水绘园景致除了高雅瞩目,另一特点是文史内涵极其丰富。这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的栖隐处,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我们另文细说。


除此之外这里还留下众多风流名士的文化遗迹,充满了书卷气:


隐玉斋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读书处,一千年前曾氏手植桧树一株,现在仍然苍劲挺拔,枝叶茂盛。


“得全堂”,明代大书法家、冒辟疆老师董其昌写的匾,


在隐玉斋西侧有一尊关公像石刻,乃石刻佳品,“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1190~1279年)绘。石刻上部偏左的跋为冒起宗撰文,冒辟疆书写。


“瞻古”二字是冒襄挚友、著名画家查士标留下的墨宝。

在大清康熙时,冒辟疆拒绝招安,吸引不少名士,如吴伟业、王士禛、陈维崧、戴本孝等近三百人曾聚于此,他们游觞啸咏,极一时之盛,留下许多墨宝。


清初文人刘体仁说:“时,士之渡江而北(降清者),渡河而南者(抗清者),无不以如皋水绘园为归。” 


 然而依我所见,水绘园绝非大观园,它们之间仅有神似;水绘园一直是康熙的心头大患(反清人士麇集之地),他可能命自己心腹曹雪芹的爷爷监视水绘园,曹雪芹自幼对这里耳闻目染,写在自己的书里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水绘园的风采不输苏州的拙政园,风骚不逊绍兴的沈园,是个景情交融、独树一帜的名园。


但我还不解,与上海咫尺相隔的名园竟那么被上海人冷漠。水绘园尽管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迟早会“三千宠爱在一身”。


如皋是长寿养生福地,经济繁荣,教育发达,崇尚诗书,人文荟萃。欲知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且看下篇。

如皋一瞥




flying  毕业于南开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出国,博士后,先后在英美等大学任研究员和访问教授。现已退休,定居英国。闲来无事,喜欢拍照,在全世界转转(已近80个国家)。2018年与Jeff跨国协作,利用自媒体介绍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