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案称奇】六、再兼服药参机变(上)

 再现红尘111 2018-03-23

【拍案称奇】六、再兼服药参机变(上)

前贤说,“读医不如读案”。学医犹学弈,医案犹弈谱;学医犹学书,医案犹古帖;学医犹演兵,阵图无一不当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道理也适于读案与行医。

拍案称奇

【拍案称奇】六、再兼服药参机变(上)

六、再兼服药参机变(上)

蒲辅周曾治一消渴病人,口渴引饮,饮而复渴,病已半年。服滋阴清热药如六味地黄丸、玄麦甘桔汤等50余剂毫无寸功。舌苔黄腻,脉沉弱。蒲老改用茵陈四逆汤,温阳兼以利湿,一剂而渴止大半,三剂基本痊愈,以参苓白术散善后。总结本案经验,蒲老认为主要是参考前医用药之鉴:“虽舌黄口渴属热象,但服滋阴清热药50余剂无寸效,加之脉象沉弱,显见阳衰不能蒸腾水气。若果系阴亏,50余剂虽不能全好,亦必有所进展。前治者虽未见效,都是我的老师,所谓后车之鉴。”

【拍案称奇】六、再兼服药参机变(上)

按渴饮无度,用滋阴清热法似为正道。但蒲老从其服药50余剂毫无寸效悟出辨证有误,改从寒湿着眼,应手取效。尤可贵者,他认为“前治者虽未见效,都是我的老师,所谓后车之鉴。”重视前医之误,作为自己用药参考。《切脉规箴》曰:“诊视即毕,务在问病原,审前剂。”“审前剂”,就是务要审视前医所用方剂,作为自己重新辨证的依据,以为“后车之鉴”。 经言“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就是讲通过服药反应来调整用药思路的例子。

“十问歌”说,“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这应该是医家辨证的常规内容。名医毕竟是名医,他们在接手前医未治好的病人时,能象蒲辅周那样辨析前医用药之误,从而妙手回春,这常常是名医过人之处。下面举几个具体案例以飨读者。

1.先解“药积”后治病

清末,山西人郭某,人素迂谨,兼以经商急躁,患病胸膈满闷不食,继而气乏声微,医生以为肾虚,令服肾气丸。四五剂后转而益甚,几至昏不知人。名医王堉至其家,问系何病,答曰:成虚痨矣。王又问,手热自汗,咳嗽气喘乎?曰否。王曰:此则非虚痨也。诊其两寸尺俱平,两关皆坚而滞,而右关微带弦象,此肝木克脾土也,病由一时气滞不遂,兼发急躁,以致肝气壅塞脾胃,因而胸满不食,理宜平肝清燥。前医以桂附补之,脾胃愈塞,因之病重。乃开平胃散加山楂、麦芽消导化之。病者争曰:“我素无食积,且久不进食,君用消食药,不亦悖乎?”王笑曰:“君知平胃散为消食之药,不知君脾胃中虽无食积,却有桂附,我用平胃散非消食积,乃解药积也。药积不解,胸中终难爽快。人但知平胃散能消食积,不知亦有药积,用其消之。”病者欣然服之,越三日则胸中宽展,渐思食也。继以逍遥散理脾清肝,服五剂而病入坦途。王堉论曰:“药之为物,非五谷平和之气,利此则害彼,医士用之不当,必有诛伐无过之虑。久之,胸中混淆,病者非病病,乃药病也。”(《醉花窗医案》)

按:“人但知平胃散能消食积,不知亦有药积,用其消之。”“药积”之名目颇有意味。名医治疗疑难病症,接手之前,常已更医多人,杂药滥投,因此先要考虑药误药积,此系纠偏救误高招,“易者治病,难者治药”,为医者当多加玩味。

2. 热药治疗目红肿

明时,有菅姓妇人目眶红肿溃烂,数年间愈来愈重,百计治之不能疗,目亦近乎全盲。御医吴球诊后曰:“吾得之矣。”投以大热之药数剂,其病如失,目亦复明。问之,说道:此女人进凉药多矣,用大热之剂,则凝血复散,前药皆得奏功。(《名医续案》)

按:此病“红肿溃烂”,一般都视为热毒,前医势必多用凉药。然其“百计治之不能疗”,说明并非热证,而是寒证,从而用大热之剂取效。此等功夫,常是名医看家本事。

3.肉桂治口疮

明时,有一人患口疮久治不愈,召泗洲名医刘顺前往疗之。刘削肉桂一片令含之。其人面露难色,因口疮多属热症,肉桂乃热药也,无异于火上加油。刘顺说:口疮久不愈,因服清凉之药过多也,非此肉桂不痊,如其言果愈。(《泗洲志》)

按:前案“目眶红肿溃烂”,前医多用凉药,然其“不能疗”。断为“进凉药多矣”,故用大热之剂收效。本案“口疮久治不愈”,断为“因服清凉之药过多”所致,纠偏辨误,非用肉桂“不痊”,张景岳“探病法”曾说“正治不效宜反治”,正此意也。 此二案既或在今日,其辨证犹有借鉴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