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人,南岸有条百年老街“醒了”,用老砖老瓦老建筑让你回到过去!

 修心and慎行 2018-03-23


街道

是一座城市的“动脉”

熙熙攘攘的来往之中

流淌着城市的活力

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树影婆娑的林荫路

宁静沧桑的石板路

流芳百世的老字号




龙门浩老街

就是这样一个极具人文色彩的地方

它有着历史的厚重

开埠的繁华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

沉寂了往日的喧闹

散去了世间的拥挤

隐蔽了喧嚣的都市

却浓缩成山城独有的精华



望着古色古香守旧如旧的建筑

踩着青石板阶梯感受暂别喧嚣的宁静

如今,老街又回来啦!

涅槃重生的老街

将会在今年五月与大家见面


龙门浩效果图


       据悉,在今年5月1日,位于南滨路的龙门浩老街首开区将正式开街,首开区由28栋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构成,其中包含9栋文物,这些建筑在开埠及抗战时期均具有重要的经济及政治地位,每一栋建筑都有内在的国际格局文化气质,有着包容国际时尚、艺术、潮流的文化基础。现在,它们将携历史再现眼前。



160万块老砖40万片老瓦

还原旧貌 


龙门浩老街首开区枣子湾片区效果图


据南滨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龙门浩老街范围很广

5月即将开街的首开区——枣子湾片区约1.8万平方米

于2017年2月启动保护性建筑修缮施工

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

正在进行景观塑造



修复建筑的师傅


首开区里

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

有的建筑已经装上了路灯

有的建筑内部也开始装饰

每一栋建筑的屋面采用波形瓦赫小青瓦

室内采用传统草筋灰饰面

室内陆面为水磨地面,窗台、窗楣、窗框以及马头墙

还原民国期间的当地建筑风貌


修复中的龙门浩老街


据工作人员介绍

老街的修复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建筑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

在维修过程中

以本建筑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

尽可能多地保存旧有建筑材料

尽可能多地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做法

尽可能保存文物本身所带有的原有信息

做到修旧如旧



       “修复老建筑的砖瓦,是从区县收集来的,都是以前老建筑留下来的。”工作人员说,以前的建筑是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这些首开区的建筑也主要采用这样的结构。



据了解

为了更好地还原旧貌

相关单位从各处收集了160万块老建筑旧砖

40万片瓦以及3万吨条石

“我们现在还在收集老的水缸等物件,希望以后摆在首开区。”工作人员说。


原址复建修

9栋文物建筑再现



据了解

原街区意大利、比利时使馆

是中西式混搭风貌建筑

原建筑已不存

现根据原照片和测绘图纸

在旧址就近原量原貌复建



美国武馆一号别墅、美国武馆二号别墅、望耳楼80号

原为美国使馆别墅群区级文保建筑

由于年久失修与人为改造破坏严重

以“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材料

保存原有构件

使用原有构件,使用原有工艺

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复原

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海关别墅现在保存

对其整体外形保护性清洁、修缮,内部整修粉刷




此外

新建筑立面根据文物建筑风格推演形成开埠

及抗战时期原址原貌建筑

并体现一定杂糅特色的中西合璧的柱式、

券廊、窗套、小青瓦坡屋顶等形式

内部空间为适合现代商业使用的开敞空间



引进多类型产业

打造文化艺术街区


据介绍

龙门浩老街作为全国首个艺术商业历史文化老街

将集艺术探索、高端零售、创意体验、

休闲餐饮、美学生活和文化旅游为一体

发挥城市记忆精华的优势

把文物欣赏、文化艺术与现代商业结合起来

将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

眼、耳、鼻、舌、身、意的全方位体验




据悉

老街引进不少创意类产业

如陶醉国服、杨丽萍艺术家居馆等

艺术类产业如游三辉艺术馆、陈航艺术馆、

庞茂琨艺术馆、青花瓷博物馆等产业

还有文化类产业如龙门书院、揽江公馆等



除了首开区

接下来的下浩等街区已经开始了测绘和勘察工作

待首开区工作完成后

开始进行其他片区的修复



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饱含故事的历史背景

让龙门浩老街成为重庆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它的的声色光影

唤醒尘封的城市记忆

展现重庆的繁华



— end —

本文由服务南岸整理出品

部分资料来源重庆晚报、龙门浩老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