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元胜《容器》读后感

 看花人a 2018-03-23

【原文】

《容器》

只有从未离开故乡的人

才会真正失去它

16岁时,我离开武胜

每次回来,都会震惊于

又一处景物的消失:

山岗、树林、溪流

这里应该有一座桥,下面是水库

这里应该是台阶,落满青冈叶

在陌生的街道,一步一停

我偏执地丈量着

那些已不存在的事物

仿佛自己是一张美丽的旧地图

仿佛只有在我这里

故乡才是完整的,它们不是消失

只是收纳到我的某个角落

而我,是故乡的最后一只容器

【读后感】

2018年春分过后,李元胜以《天色将晚》组诗问鼎《诗刊》2017年度诗人大奖。与颁奖词共同刊出的是这一组作品,而《容器》更加让我为之震撼。

在我看来,这是一首乡愁主题的诗歌。离开家乡十余年,让我跟作者在此刻有了共鸣,乡村的没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年,家乡悄然发生着变化,而我俨然成了这种变化的缺席者,每年也总有几次回家,听人经常说的就是:谁家的老人去世了,谁家孩子在市里买房结婚了,谁家媳妇又生二胎了,谁家两口子去儿女家看孩子已经好多年不回家过年了……偶尔走在村道上,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少,我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偶尔遇见三两孩童,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像打量一个“外乡人”。

1-2句出手不凡,“只有从未离开故乡的人/才会真正失去它”。写得好。因为只有身在故乡的人,才不会感知乡村的消失,老屋,树林,山丘,溪流,没了也就没了,在故乡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慢慢地就被遗忘了。诗人是敏感的,只有身在外地,猛然回家才知道,原来在这里有什么,在那里有什么……头两句用了“反向”手法,越是离家的人,才不会失去故乡,突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

3-8句,开始叙述故乡的景致,一例例消失的景致,用了“震惊”一词,妥当。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时代。我们所有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或者消逝,这将要或者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宿命。如乡村景致的消失,乡村诗意的消失,甚至乡村诗人的消失,诗人应该以超出别人更加敏锐独到的眼光和笔触,记录和呈现这个巨变的时代,展示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的另一面。

9-16行,很自然是情感的抒发。在自己曾经最熟悉的故乡,用到“陌生”一词,足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凄凉荒芜之感,是一种隐隐的疼。把自己比作一张旧地图,因为只有旧地图上才会有完整的故乡,“一步一停”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消失的景致的不舍,对故乡的不舍,对故乡变化的缺席的遗憾。最后一句,点亮与升华主题,诗眼就是诗眼,绝了。说自己像一个“容器”,把故乡消失的东西收纳在自己某个角落,盛放着,寄存着,保留着,呵护着,回忆着,爱恋着……最朴素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诗歌的技艺。

记得跟一位诗友交流,她说陪女儿放风筝时想到了故乡,该如何阐释?我这么回复她,乡路就像一根风筝线,这头是我,那头是老家;又如一条脐带,这头是我,那头是故乡。于是,诗意就来了。我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血,城市也有,但远不及乡村,但我已明显感受到,乡村的文化都在慢慢变淡,变轻,变薄,我们所能接受的已经不多,我们又能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多少?我想,作为诗人,并不愿意让未来的乡村在下一代面前,成为一曲凄凉的挽歌吧。

我认识一位诗人,他甚至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一组诗,从最初39首,打磨成20首,每一首都直抵人心,他的创作是反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生活发生的改变以及人们对日益远去的乡村情境的留恋和回味,引发全社会对故乡的陌生感和消逝性产生深邃的思考。

我们面对乡土社会的急剧变迁,不管是远离故乡还是守望村庄,都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以呈现这个时代的巨变。记录一份饱满的乡愁,已成为当今诗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我们要以独树一帜的抒情姿态和深刻丰富的价值内涵,做这个新时代背景下马拉松村庄变迁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呐喊者,就像《容器》的作者——李元胜。

众趣网是一个以分享兴趣、经验为内容的免费信息发布网站,内容包括与大众生活相关的创作学习、健康医疗、生活杂谈及休闲娱乐等各类信息。

信息来源:众趣网,本文章地址:http://www./dushu/2996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