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形物语》:女与绿鱼浴,成鱼 l 墨愚玩

 静雅轩345 2018-03-23

我看《水形物语》到最后,观念有了,美还是没有啊。 

 


看完《水形物语》,我突发奇想,如果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颁奖嘉宾是我,我一定用如标题的这七个字去形容这部电影,然后笑眯眯地对老外们说:“别翻译了,这七个字会把电影给剧透光了。”


这不是为了显摆幽默而说的夸张话。全片最主要的剧情,用这七个字就讲完了。


作为普通观众,我大概能想象导演对怪物的迷恋,以及他看似黑暗、实则纯情的审美偏好。我挺喜欢《潘神的迷宫》,这也是我除了《水形物语》外,唯一看过的“陀螺”(粉丝对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昵称)执导的电影。不同处在于,《潘神》走的是黑色童话路线,《水形》演的则是畸恋式的爱情。



如果是孩子与怪兽之间的情感,观众还不难从葆有童真角度予以同情与感动,哪怕怪兽邪恶如“潘神”,因为孩子对怪兽那种既爱且惧之情,我们有代入途径。而《水形物语》的“美女与野兽”,则是一个与之有反差的套路,本来观众也并不一定反感,因为他们明白,最后野兽会变成帅哥,与美女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水形物语》的女主角首先不是美女,其次失声。她最后的选择,是变身人鱼,和鱼人怪兽去海里生活。对这二人的厮守再反胃的观众,都不能说自己没感受到爱情。


然而观众除了费解,似乎只有愤怒。打个奇怪的比喻,看到这两个形象坚定地抱在一起,我突然理解了郭靖想要手撕杨过的心情。当初我们都骂郭靖食古不化,眼里容不下爱情。可站在郭靖角度想,杨过和小龙女抱在一起之恶心,大概就和哑女拥抱鱼人是一样的。



我拿郭大侠的心态做比,说明我知道这种愤怒还是狭隘的。《水形物语》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除了鱼人哑女一组是隐蔽的,片中还关注了黑人群体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老头画家想要对帅哥店员表白遭到驱逐的惨事。


我倒并不反感电影的情感立场,毕竟这些都是看上去真实的情状。我真正的不满,是我觉得导演只是拿弱势群体的话题当幌子,实则只想讲述一个另类的恶趣味的故事。这个故事血腥、扭曲、压抑,另含深意。


别的不说,且说片中的反派,那个断指特工,他的存在就像一个“坏蛋模板”,他对鱼人的恶、对哑女的恶,都只是情节需要而上演的伎俩。他真正的作用,是最后被鱼人割喉之前,替导演说出一句赞美:“你才是神。”


而其实我到最后也没有降低对鱼人的不适观感,也就是说,我没法从狭隘的愤怒中解脱,由于目睹真善美的爱情发出衷心的祝福。郭大侠只要观念上开放了,看着杨过和小龙女这对璧人,完全可以享受到美。而我看《水形物语》到最后,观念有了,美还是没有啊。



其实世界范围都不乏这样古怪的故事,它们为受众准备的本就不是常规的观后感,应该说,它们不是为了取悦观众出现的。我觉得一些怪故事的出现,大概是创作者对无聊生活的厌倦导致的。有时候只是悲伤者的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故事。


女与绿鱼浴,成鱼。这是一个怪而有味的念头,将它发展开来,可以是一个很美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很怪的故事。显然“陀螺”导演选择了后者。我从他的讲述中,看到了他对身而为人的厌倦,特别是对这个世界的厌弃。


这个为小众准备的怪故事,插上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旗,真是一件不幸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