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南梁朝的皇上是这样评述“二王”书法的

 阿庆1120 2018-03-23

历史上喜欢书法的皇上是很多的,而且有的皇上也写得一手好书法,比如宋徽宗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可能与他们的学识和见识有关,也跟他们的地位有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这玩意,里面的讲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书法要写得有气势,人家皇上是万人之上的人,那种“气势”一般人是比不上的,所以这也反映在书法里,这样的“势”只有他自己才有。

这位南梁朝的皇上是这样评述“二王”书法的

萧衍书法

还有一位这样的皇上,自己不但博学能文,会书法,懂文学,通音律,善谋划,还能武,通过努力,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南梁朝政权,他就是梁武帝萧衍,这位萧皇帝是“竟陵八友”之一,竟陵八友是谁?他们就是以下八个人: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眆、陆倕。在八位在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改变了当时的文学和社会风气,可见他们有多厉害。

还是说说这位皇帝吧。他喜欢写诗词,才高八斗,其诗词都是即兴脱口而出,大都是艳词或滛句,也许是文人风流,也许是内心所现,也有其它的诗词是宣扬或传播佛教的,总之,这家伙算是有才的人。

这位南梁朝的皇上是这样评述“二王”书法的

王羲之远官帖

说到书法,他的书法温文和气,意味深长,他师从二王,巧趣精细,风格儒雅,颇有文人气象(不过人家本来就是文人)。他在位的四十年间,除了治国理政外,对书法也是的研究也是很深入的,他曾反对时下人们过分推崇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他曾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说:“世之学者宗‘二王’,元常逸迹,曾不睥睨。羲之有过人之论,后生遂尔雷同。元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瘦。今古既殊,肥瘦颇反,如自省览,有异众说。……”大体意思是,他认为“二王”的书法不及张芝和钟繇,至于时下都追逐“二王”而对前两位于不顾,是很难理解的。

这位南梁朝的皇上是这样评述“二王”书法的

王献之《十二月帖》拓片

上面的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萧衍皇上在当时的时代说了这样的话,一些人也许很难理解,但他告诉我们,学习书法还是要“以古为师”,因为在当时,“二王”毕竟是当代人(或者是近代人),而张、钟则是古人了。那么,在今天我们学书岂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