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到底站的是什么?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18-03-24

感谢邀请。实际上站桩的问题,在传统武术的范畴当中,涉及到的是一个有关传统武术基本理念上面的一个问题。

问题中提到无论养生还是练武都站桩,因为原本武术当中养生与练武都是传统武术的目的之一嘛!当然养生情况之下,由于目标不算高,自然从要求和强度来说会比专门练武的站桩会轻松一些,不过假如不下一定程度范畴的功夫在其中的话,效果也是出不来的。

常言道学武五年,三年站桩。这是说站桩可以算是练武当中基本功的基本功了。然而实际上只要是传统做法的练武,自始至终都有桩功的练习。

往往说,在过去老拳师教拳的时候,弟子一上来就都站好了桩,然后师傅从大师兄开始,一个一个的去教新的拳法或者说去教今天安排的练习内容,没教到的后面的顺序弟子,一定都是要一直摆好桩去等着老师轮到自己学习,然后学完拳的继续还要站桩,一直等到最后一名弟子学完了,再统一继续后面的学习课程。越是晚入门的徒弟,一开始站桩要求的时间是越长的,因为这是拿桩功作为习武入门的基础训练。

那么首先桩功练的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腿部乃至全身整体的静止耐力。

一般桩功都不是仅仅双脚扎了马步的姿势。虽然说马步桩算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但也有很多拳种入门不是以马步桩开始。例如形意拳是三体式,太极拳是无极桩,浑圆桩等,咏春是钳羊马,名为马步,但是和传统常见的马步区别很大。最明显的,不但是腿部有要求,上身和上肢同样要有动作姿势的要求的。单一要求腿部的只能叫做步法,只有全身整体的姿势保持,才能称之为桩功。这点是要区分开的。既然是叫桩,那么就是一种整体静止的力的练习。可以说,通过这种整体保持的桩功的练习,需要体会的是这个武术最基本的动作要领,并且形成身体上面的记忆。达到随时随地只要需要,就能够马上做到且符合要求的目的。而且肌肉的静止耐力得到提升,更明显的说法就是承重腿部的耐力提升。达到下盘稳固的作用。

这里实际上和现代军训的时候,无时无刻保持的军姿练习,或者说在踢正步的时候,抬脚之后教官就喊了一声停,剩下的就去坚持不动,基本上是一个用意和道理。

第二是通过桩功的练习,让身体成为一个稳固核心的框架整体。

拿形意拳的三体式举例,三体式的动作实际上很明显是来源于人体本能的临战准备警戒姿态。但是把双手向前伸出,目的是让关节放松拉开,形成外三合要领的外形姿态。按照近现代形意拳大师薛颠的桩功要求,主要有两点标准,能够做到了才算桩功完成。1是要一站两个时辰都能做到稳定不动。两个时辰就是4个小时,能否做到可以自己心理估计一下。2是即使是双手搭在双杠或者说其他支撑体上面,双腿能够悬空却依然三体式整体形态能够维持不变形。能够做到这两点的,才算是桩功练成。估计能够做到这两点要求的,今天全国敢说做到的也恐怕无几。

这里说白了其实也就是说把桩站到周身一体,也就所谓的整劲上身。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在对抗当中,依然能够保证自己的技术动作不会受到影响。实际上很多现代体育运动也在强调这个作用。例如篮球,说白了就是起跳投篮哪怕遭到身体的接触,依然保持投篮的手型和手感。往往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的根本实力差距就在于此。这在武术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和目的要求。

第三是内在功夫的需求。

桩功实际上不是说呆若木鸡一动不动的。在形意拳或者太极拳当中是有这样的说法,站桩其实就是在脑子里面打拳。而且桩功也可以比作用最慢的外在速度,去打拳的套路。

有人说,把桩功形容成虫子化成蝴蝶过程当中蛹这段过程。外形不动,然而体内不论是行气,还是意念,都是在进行运转行功的过程。

太极拳的主要桩功并不多,然而太极拳练拳的刻意缓慢,实际上也是一种寓桩功在拳架的一种特点方式。这里内在功夫由于各种武术门派要领不同,因此不再过多叙述。

总体而言,传统武术讲究的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这些核心理念,都是从桩功练习开始的。然而桩功仅仅是一种基础,现代很多的搏击训练质疑传统的桩功,一方面是因为新的训练模式已经可以在单纯的目的效果上面同样达到原本桩功练习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前面所说的第一第二个目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这里面是传统武术理念上面的差距。

因为作为一个传统武术的老师傅,选择自己武术的传承人,更加着重考虑的是弟子的心性。一般收徒什么都不说,。就从桩功练起。徒弟要学拳也不搭理,站好桩再说。那么实际上十个徒弟之后估计就有八个坚持不下去了。而真的能够刻苦坚持下来的,一般来说,能吃苦,有耐心,不急躁,不是叶公好龙,这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真心愿意去教的徒弟。所以说,桩功之所以一直在传统武术教学当中保留下来,除了本身有练武的筑基意义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老师选择弟子传人的一块试金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