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瓷窑,建国初期就曾被发现,是一处宋金元时期制瓷水平较高的生产窑场。据《新安县志》载,建国初期北京故宫博物院派人到新安调查,发现云梦山元代钧瓷窑址。《文物》杂志1974年12期载《河南省新安县古瓷陶遗址调查,介绍了新安窑的瓷器类型。 目前已经发现的窑址有二十余处,大多分布在:城关、滩子沟、北冶、柴胡沟、煤窑沟、甘泉,等处。从废旧的房址和窑址可以看出曾经的辉煌,这里朝代关系叠压,满山遍野都是制陶的矿物质,有丰富的高龄土,白甘、青甘、硅石、铝矾土、以及制陶的釉料。 新安窑瓷器种类主要有钧窑类、磁州窑类和黑釉、柿红釉瓷器等,下面分别作以介绍研究: 一、 新安钧窑类瓷器 新安窑多数烧造的是钧釉器物,属钧窑系。烧瓷时间历经宋金元三代,所烧器皿有盘、碗、炉、瓶、罐、洗等,以盘、碗占绝大多数。这类瓷器制作工艺水平较高,器形规整,釉色丰富,出现了天青、淀青、豆绿、葱绿等多个品种。
( 一)新安钧窑瓷器系二次烧造而成。新安钧窑属二次烧造,即先烧素胎,然后在素胎上施釉后再烧。下图为第一次烧好的素胎残片:
(三)新安钧窑瓷器有的釉面有“麻坑”,又叫“棕房孔“、“针孔”、“针眼”、“橘眼”,还有的称其为“猪毛孔”。 (四)新安钧窑瓷器底足多为露胎。修足为旋挖足,足墙多外撇,足端有平修、斜修等,底足上大多有乳突。
(七)新安钧窑瓷器偶见有火石红,有的胎釉结合处见浅淡的火石红。 二、 新安磁州窑类瓷器 多年来,人们关注新安瓷窑更多的是考察和了解新安钧窑瓷器,而忽视了对磁州窑系类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事实上,近年来在新安县不断发现有磁州窑系瓷器标本和完整器,有的是在窑址附近捡到的,也有的是当地村民家中传承被发现的;有的类似扒村类型,也有的与扒村类型有区别。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全面认识新安窑瓷器,更深刻地了解宋金元时期河南的窑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安磁州窑瓷器的种类:有碗、盘、炉、灯、罐、枕、洗等,以碗、盘占绝大多数。
(三)新安磁州窑瓷器釉色:有白色、白中泛黄色、白中泛灰色等。
新安窑黑釉瓷器基本上都是金元至明代器物,以盘碗、油灯和罐子居多。 新安窑柿红釉瓷器烧造工艺与黑釉瓷器类似,盘碗大多为摞烧。因此,盘碗内有一刮掉釉的涩圈,以便让另一件器物露胎的圈足坐上去。这样,瓷器烧好后才不易粘连。 新安地名故事:张窑院的传说 作者:陈峰 千百年来在新安县方园百里,流传着这样一个离奇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在古时石寺镇西北有个小山村,那时它也有名字,具体叫啥村名,没有文字记载可考实。传说,北宋王朝时期,有一天这里来了一家姓张的人,没人知道他们叫啥名字,也不知他们来自何方,只知道他们会垒窑炉,会烧瓷器,村里人叫他们“张窑匠'。
斗移星转,多年后,一次知县大人在断案时因一时贪念,收了被告一袋银子,退堂后夫人知道后就说,咱吃着皇上奉禄,为官就应清廉为民,咱要上对得起皇恩,下对起父老百姓,做官不能这样呀!听了夫人忠言,知县大人非常后悔,当晚他又在桌前看案卷,一不小心抬手碰到了砚台,与砚台放在一起的一只虎枕也随之一起掉在了地上,摔碎了!知县大人小心翼翼的捡起虎枕碎片,心疼不己。这时他突然发现一个大点的碎片上,刻着几个蝇头小字,他仔细一看!上面刻着,'遇金祸起,遇观而碎”八个小字。这时知县大人心生疑虑,自己刚一有贫念,收了点银子虎枕就碎了!这八个字难道是在点化我吗?他把碎片包了起来,第二天把银子如数还给了被告,并依法判了案子。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