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得钱不够花的人,都应该来看看这篇文章

 唐勤建 2018-03-24

有句老话是:有啥不能有病,没啥不能没钱。

 

办公室里曾经有过一次关于“穷”的大讨论,每个人都有一本血泪史:

 

  • 刚毕业,工资微薄,部门聚餐都不敢去,因为会花掉一个星期的饭钱。


  • 每天早上不是被闹铃叫醒,不是被梦想叫醒,而是被银行的贷款吓醒。


  • 工作压力大到脱发,但是想想家里的生活开销、孩子的补习班费用,我都不敢失业。


没钱的滋味,很多人都体会过,是真难受啊。那种窘迫、焦虑、煎熬,让你在多年之后仍能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上周日,我们发起了关于“你在最穷的时候经历过什么”的话题征集,后台收到了近千条的留言,有些让人心疼,但更令人欣喜的是很多人在通过自己的奋斗后,已经过上了梦想的生活。


今天我们精选了部分留言并整理成文,相信你看完之后,会觉得“穷”这件事,没那么可怕。


原来“穷”这个事这么复杂

那段日子,永生难忘


 @素颜C小鹿

最穷时选择当了两天的舞女,还没领到工钱就被带到宾馆。义正言辞的跟那人说自己是只卖艺不卖身,然后转身就走了。现在想想还挺有勇气的,再穷也要有自己的底线。

 

 @家有儿女

两天喝了一瓶矿泉水。


 @苗岭

一家三口,过年花了五十块。


 @唐美美

最穷日子应该就是现在了。为了买个40块钱的呼啦圈和老公吵了起来。他觉得我买只是过瘾,不实用,就不让我买。现在每个月拿2000块钱的工资,因为想要个小孩去医院检查花了上万块钱,还是欠债查的。


压力非常大,值得安慰的是,和老公感情还算好,希望能一起渡过这段艰苦的日子吧!


 @未央

为了省钱,一星期花了十几块钱。每天吃老干妈配米饭,要么就是白水煮面条加点盐。感谢岁月。




上天不会放弃努力变好的你


  @牛奶  

2015年来上海实习,特别穷,早中晚只吃一个包子,或者白粥加榨菜。每晚睡觉时都能被饿醒,走路没力气,感觉随时会昏倒。住群居房(违规的,100平方住30多人的那种)。现在在读博士,早已脱离了那种窘境。因为穷苦过,更知道奋斗的意义,也更懂得贫穷的人对生存的渴望。


  @姜利安

2002年来到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大冷天就穿双布鞋,站在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工地的高楼上,第一次看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感觉暖暖的,并不觉得自己穷!


如今在一家外企工作,让我倍感珍惜工作和生活。


 @画伊

初中刚开学几天,老师说学费没交清的同学先回家凑好学费再来。回到家一家人忍不住痛哭流涕,那时爸爸得了肺癌晚期,欠了很多债,没人再愿意借钱给我们,怕我们还不起,拖了半年爸爸还是走了。现在我们家有房有车。


 @卧虎藏龙 

记得父亲去逝,母亲带我们八个孩子,靠乞讨生活,身无分文,记得有一家的大狗趴在门上,差点儿把我的鼻子咬掉。

 

如今的生活好了,每当想起这些,忍不住潸然泪下,真的佩服母亲,用她那柔弱的身体却扛起这个家。她有八个孩子,在穷面前,没有放弃一个,更给了我一生的坚強。



那段印记,无法消除


@恆毅心

穷过才知道真心永磨灭不了的痛,同时让你看清很多,当只剩下回忆那么那个烙印永远都在!

 

 @杨

年少穷过,忘不了人世冷暖,即使现在不缺钱,但对于穷这个字眼,仍有着根植到骨子里的恐慌。


 

穷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我们的某些需要未得到满足,就会对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看似早已遗忘的经历,仍会潜移默化地控制着现在的我们。



穷,影响的是我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心理匮乏感”。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长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习惯性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渐渐地,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认为这是可耻的;见到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表达出渴望、甚至不敢去争取,只能说“真不错啊”。


他们所有的一切都不敢按内心想法进行,只能将就。曾经有一个女孩就和我说过,我从来不敢主动跟优秀的男士说话,更别说向心仪的对象表白,因为觉得“我不配”。

 

  • 考虑问题时的悲观倾向。

长期为“穷”所困的人,会更在意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非拥有的东西。比如,杯子里只有半杯水的时候,他们会说“只剩半杯”了,而不是“还有半杯”。


所以,当你对一个经历过长期贫困的人说:你放弃现在月薪5000的工作,去一个新的地方上班,前半年月薪3000,但半年后就会达到月薪1万甚至2万。他们会选择不去,因为他们会太怕失去前半年那些少去的钱。

 

  • 容易做出更差的选择。

美国哈佛大学Mullainathan研究团队通过数学建模发现,如果一个人生活很缺钱,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不保、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被欺负,父母生病了怎么治病,这些事情牵扯了他太多的“心力”,这将直接导致他判断力下降,而且做决定易冲动。


比如说,赌博。加拿大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让参与者先随便回答几个关于财务状况的问题,再给他们20元钱用于拿走或者赌博。结果显示,那些对自己财务状况不满意的人,更倾向于赌一把。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基思·佩恩(Keith Payne)研究发现,穷带来的匮乏感并不局限于低收入人群。在一个容易攀比的世界里,那些生活水平还不错的人也有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匮乏感。

 

摆脱匮乏感,没有那么难?

经常会听到一些朋友抱怨,比如觉得钱不够用、事业不够稳固、身体不够健康、别人给我的爱和尊重不够多、今天完成的工作不够多…… 

 

其实,不必丈量与富人的距离,因为你永远体会不到别人的喜与悲。聚焦于自身的成长,改变心理匮乏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才是正确的态度。因此,“青音约”建议你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第一、内省与反思。

在我身边有一些家庭条件并不好的朋友经常会说,因为小时候穷,所以到现在也会每顿饭吃很多;或者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去争取更高的职位等。


去寻找导致自己如今的行为模式的原因,是改变的开始。你能够逐渐了解自己、建立对自己的越来越“客观”的认知。在这一刻,你开始与自己旧日的习惯剥离。

 

第二、关注自己的真实需求。

跟自己所在阶层的和解,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要将目光放在别人身上:为什么他比我有钱?凭什么她的东西我买不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没有时,匮乏感就产生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羡慕他人的生活时,也许他们正承受着你想象不到的压力与负担。所以你需要将目光收回,清晰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时你就不会再随波逐流,也不因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愤愤不平。

 

第三、感恩与付出。

是的,摆脱匮乏,你要做的不只有收集、积累,还有对外的给予。从自己能做的一点点小事情开始。因为你越给予,内心就会感觉越丰盛。


积极心理学有个实验显示,如果一个人每天记录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过段时间后他的幸福感就会显著地提高,内心的富足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人。



最后,还是给你支几个让你钱袋子鼓起来的小妙招,这来自青音约的《金钱心理课》。毕竟,发挥能力,让自己和心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挺快乐的一件事。

 

1.开拓收入渠道,减少支出项目。想想除固定工资外,发挥自己特长,还有哪些其他创收渠道。

 

2.让钱生钱,钱赚钱。当手里有了闲钱以后,可以尝试用小额资金投资理财,注意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那会让自己处于焦虑和恐慌之中。

 

3.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每一笔重大花销,都需要问问自己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这时你会对自己的资产更有规划。不要忘记,投资自己,不论是健康、外貌还是能力,都是保值、增值的。

 

最后,送给你一个金钱安全感计算小公式:(存款+不工作也可以得到的被动收入)/月支出=你的金钱安全期。


如果你的结果大于6,那说明你6个月不工作还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说明你是足够安全的。



人穷不可怕,心穷才要命。有些人月入5000也可以活的积极向上,充满旺盛生命力;有些人存款5000万仍然焦虑不已。希望这篇文章会帮你正视“穷”的感觉,做一个心灵富足的人。

 

只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无论现在是顺境还是逆境,心向阳光,相信自己,你所有的付出终究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回报到自己身上,一起加油吧。


====关于静云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