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遥的小说《人生》主人公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等。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都还好吗?

 besunnyaR 2018-03-24

谢友邀!这是一个非常高妙的话题,既见题主对路遥先生的怀念,还有对他笔下《人生》主人公命运的关切,更说明一部经典作品的影响力有多大!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依旧没有忘了路遥先生的《人生》,没有忘了《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永驻于读者心中,进入夜来梦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不相逢,动如参与商!风水轮流转,按此后三十年社会生活发展逻辑,按路遥先生的思维模式,和自身结局,三十年后,《人生》中三位主人公相逢,应是叹世事沧桑,造化弄人,情难自已,泪流满面!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故人相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当年高加林失意还乡,又回归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有雨歇的农耕生涯,乡民们对这个后生怀有成见,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认为他就是戏文中的“陈世美”,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唯有早年走西口,有着特殊爱情经历的德顺爷爷,没有放弃对他的关照。儿子混成这样,父母总是唉声叹息,家里空气凝固,德顺爷爷的旧窑,成了高加林最喜欢去的地方。



本有内才,又有那样的情感经历,高加林重拾旧梦,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灯下笔耕纸田。三年后县上招民办教师,高加林有幸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同时,依旧从事业余写作。第四年,以自身经历和感悟写出来的《人生》,终于完成了。当他兴冲冲投递了书稿后,三个月里,天天到乡初中的传达室看回音,希望而至,失望而去。三次泥牛入海,他依旧没有放弃,又将作品递往第四家出版社,这次真遇到了伯乐,《人生》终于出版面世!好事成双,一年后,《人生》荣获文学大奖。而所得稿费,还不够熬油贴眼药,去北京领奖的盘缠不够,结识的朋友也都是穷人,硬着头皮到叔父家,在叔母的白眼下借得路费,饿着肚子来到西安火车站广场。刚点着一根烟抽了一口,身后冒出来两个小伙子,从他脚下捡起一个烟屁股,撕下一张五元的罚款单,递到他手里。交了罚款,掐灭手里的烟头,高加林悲从中来,大骂一声:“日他妈,文学!”

刘巧珍被高加林抛弃后,怀着满腹的委屈和羞愤出嫁后,生活倒是平静。丈夫不仅是做生意的好手,对她也温爱有加,高加林只是她心里的熟客了。夫妻俩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日子过得日渐滋润,几年后,有了一儿一女。刘巧珍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天性聪慧,学习基因存在,加之对文化的喜爱和向往,教育孩子从小读书上进。两个孩子没有使她失望,之后分别考上了延安和西安的大学。女儿成为医生,儿子学业深造,成一所大学教师。

黄亚萍当年屈从了门当户对的婚姻,心中一时放不下高加林,但又能怎么样?话虽说得硬气,而哪能跟一个农民去过苦日子!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改型,国有商业体系落寞,黄亚萍丈夫的单位倒闭,他成了下岗职工。自幼养尊处优,身无他长,又吃不得苦,成了牢骚满腹的“屋里蹲”,借酒浇愁,怨天尤人,经济重担由黄亚萍单挑。再大的官,离岗也是老百姓,她的父母与公婆,都是被时代淘汰的人,虽有退休金而老来多病,日子过得都一般,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留恋过去,愤世嫉俗,谁要说过去不好,马上接招骂回去。黄亚萍的女儿倒有出息,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位中学教员,与女婿是同事。

高加林因《人生》的成就,进入省作协成职业作家。春风得意之际,与一位文学爱好者喜结良缘。结婚容易相处难,一位满身的乡土习性,一位是都市女性,生活习惯差异太大,日子从幸福开始,在吵闹中离异,女儿随前妻生活。又开始单身生活的高加林,夜以继日地写作,在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后,精神一松弛下来,这才感觉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已是肝病晚期!

人临终前,所能想到的,都是影响自己一生的人,心中放不下自己曾经有愧的人。不幸的婚姻结局,更思旧爱。女儿知道父亲的心愿,在高加林最后的日子里,她请来都在西安生活的两位阿姨——刘巧珍,黄亚萍。社会语境变化,人生发生反转,此时的刘巧珍与黄亚萍,已经互换了身份,前者生活优裕,显得年轻,后者满脸愁容,老态尽显。三位故人此际相逢,感慨万千,禁不住的泪水,溢出眼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