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无酒不欢的汉朝人

 零壹贰012 2018-03-24


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很多节日与饮酒活动联系紧密,如正旦、社日、上巳、夏至、伏日、重阳、冬至、腊日等,奠定了我国节日饮酒习俗的基础。

 

汉武帝太初元年将正旦定为农历正月初一,“正旦”为日之元、月之元、岁之元,故又称为“三元”。正旦之日,皇帝要接受公、卿、大夫、百官的朝贺,并在太极殿大宴群臣,饮柏叶酒。 

民间也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四民月令》记载民间正旦日要祭祀祖先,然后“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椒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椒花芬芳,寓意吉祥;“柏叶酒”概因柏叶长青,取其寓意长寿,所以正旦日多饮这两种酒。 

社日为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代分春秋两祭,常于二月和八月举行,社日祭祀的目的是“春以祈谷,秋以谢神”。汉代以农立国,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所以社日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在节日当天,乡邻共同祭祀社神祈求丰年、获得丰收后感谢社神,里中乡民要互分自酿社酒,饮酒食肉,以示庆祝。

上巳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祓除活动,到汉代融入了祈福、踏青和宴饮等活动。上巳节通常在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举行,“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汉武帝十分重视上巳,亲自去霸上祓除,《汉书·外戚传》记载“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 

《后汉书·周举传》载大将军梁商在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东汉杜笃《祓禊赋》“旨酒嘉肴,方丈盈前;浮枣绛水,酹酒醲川”,描述官僚贵族上巳日水滨饮宴的情景,上巳节成为汉代贵族郊外水边饮酒的重要节日。

 

古人认为夏至日、冬至日都是“阴阳晷景长短之极”之日,特别夏至日是阴阳相争的不吉之日,故要举行祭祀活动以消灾祈福。《四民月令·正月》记载:“命典馈酿春酒,必躬亲挈敬,以供夏至至初伏之祀。”可见酒是夏至祭祀中的必备物品,而且要由家长亲自酿造,以示虔诚。官员在夏至日、冬至日都要停止公务活动归家休息。夏至日、冬至日活动类似正旦日有祭祀祖先、宴请邻里等内容,需要准备大量饮酒。

 

整个西汉和东汉初,伏日和腊日都是并称的,《汉书·杨恽传》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可见饮酒自劳已经是伏日与腊日的必有活动。到东汉时,人们认为“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它事”,认为“万鬼行”的伏日不宜出行,要在家中祭祖以消灾除难,保佑平安。

腊日大约在“冬至后三戌,腊祭拜神”,距正旦日很近,也是家人团聚、祭祀祖先、吏民宴饮的节日。《续汉书·礼仪志中》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但迎气,故但送不迎”,腊日宫廷要举行大祀,并以酒肉犒劳百官和皇宫侍卫。民间百姓也要进行祭祖祀神、进酒尊长、宴请宾朋等活动,所有活动都离不开酒,所以腊日期间是每年用酒量最多的时期,要从十月开始准备所需的酒。

 

古人视“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故称“重阳”。重阳在我国历史悠久,屈原《楚辞·远游》篇中即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语。到汉代,重阳节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有佩戴茱萸、登高、饮菊花酒等习俗。菊花酒酿自“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传说重阳饮菊花酒可消灾辟邪,延年益寿。



酒宴中的娱乐活动

 

饮酒是汉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枯饮无趣,所以饮宴时大多举办娱乐活动,大到帝王的“霸王别姬”歌舞,小到平民的猜拳行枚。汉代酒宴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大致分为酒令、投壶、六博和歌舞四类。

 

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劝酒助兴的游戏。汉代酒令种类繁多,包括联句、赋诗、射覆等。酒令最初的功能是辅助酒礼,到了汉代酒令主要以娱乐为主。



联句是文人饮酒行的雅令,表现出文人的知识渊博、才思敏捷。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大宴群臣,令大臣联句,形成了著名的《柏梁台诗》,该诗每句押韵,一韵到底,后代酒令中的联句形式,多仿效《柏梁台诗》而来。射覆是汉代简单有趣的酒令,又称为猜枚、猜拳、藏钩,规则为将瓜子、棋子等小件东西握在手中或用碗扣住,令对方猜单双或黑白,猜不中饮酒,猜中则行令者饮酒。

 

投壶  投壶由古老的射礼演变而来,在春秋时期就已盛行,是汉代十分受欢迎的饮酒娱乐活动。《东观汉记》载:“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投壶规则是将矢“顺投”入壶,即让矢头先入壶中,投的过程中或投中后要吟诵“投壶辞”,投不中者要饮酒。



汉代出现很多投壶高手,如“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由于投壶源自射礼,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礼记·投壶》载“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六博  六博是在饮宴上用博具进行的游戏,包括博具盒、博局、筹码、骰子、棋子等,是汉代饮宴中非常普遍的娱乐活动,并在汉代文献中多有记载。

 

乐舞  汉代皇宫王侯、达官贵人、豪强文人等饮酒歌舞之风极盛,宫廷和达官贵族家里有专用的舞乐倡伎,酒到酣处,主宾也往往引吭高歌、载歌载舞。汉高祖刘邦在沛饮宴,“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饮酒风俗是汉代各种礼仪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酒环节有深厚的寓意和明确的规范,寓教化于饮酒之中,体现了上下有序、尊老重贤、追远怀古、祓除祈福等传统文化内涵。汉代形成的较为成熟的风俗礼仪与饮酒风俗也被后世朝代所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