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或许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数学,所以才没有发现里面真正的乐趣

 ebool 2018-03-24

我与数学,一直有着不解之缘。

得益于小学与初中遇见的两位很棒的数学老师,我很早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很喜欢看那些关于逻辑推理类的书,会花上很多时间去反思研究“ABC谁是说谎者”“海盗分赃”“灯亮灯灭”等经典数学问题。

或许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数学,所以才没有发现里面真正的乐趣

与此同时,还常常有机会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类数学竞赛。

初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魄力的人。我常去他家里切磋五子棋、聊数学,而他也允许我不去上他的数学课,上课时间去看点自己想看的东西。这让我很受鼓舞。

进入高中后,数学依然在不断进步着。特别是高三时期,除了一次,就再没有低过140。两小时的高考模拟,我基本可以在1小时内全部完成,并保证正确率在90%以上。

这确实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帮助,最直接的就是考公务员。大学毕业,参加省考,上午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束后,几乎打算放弃。但下午的行政能力测试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考题与数学思维息息相关,高中的那套一下子全回来了。当时没有几个人能在90分钟内写完100题,而我考完了还剩下10分钟。

然而,在多数人的理解里,数学只是属于学习阶段的必考科目。虽然数字、计算、图形是很重要,可是真正进入社会之后,似乎也没有什么用。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平面立体几何里面的定点与动点、因式分解和合并多项式……能当饭吃吗?

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没想明白。

直到最近,借着帮表妹辅导初中数学的机会,我重新完整回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数学知识,并阅读了不少国外数学大师们的著作,我突然感觉,自己对数学有了崭新的理解。其中,永野裕之《如何唤醒数学脑》里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一般说来,擅长数学的人都有一种优秀的能力,称作“逻辑性的勇气”。即使站在看不见终点的入口,也有勇气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反之,不擅长数学的人,只要站在看不见终点的入口,就很容易怯懦地认为“我恐怕做不到”而选择放弃。

或许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数学,所以才没有发现里面真正的乐趣

我似乎悟到些什么。

数学那些包罗万象的知识点、解题技巧、方法,或许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真正内化于心的,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通过这股力量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行动的人,并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或许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数学,所以才没有发现里面真正的乐趣

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或者说,这才是学习的意义。

可与许多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感觉到很多人在数学上似乎都找错了方向。一味沉溺于大量的习题、难题中无法自拔,却对这些知识点本身一知半解。遇到困难,往往第一反应是看答案或者找人解答。

到最后,我看到的是一张张迷茫的脸,迷茫得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迷茫什么。

从抽象的意义来说,数学,是理解世界、理解宇宙、理解人生,所最最基本的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说穿了,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衍生物而已。

学习数学,我们理应能找到更多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的方法,找到万事万物与数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需要的是大量的思考与探索,不是埋头拼命做题。找到了这些,我们就能够沉浸在那些让人身心成长、具有深度且值得思考的精彩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当中。

孤立地理解数学,最终一定会被数学所孤立。

现在的我,有很强烈的意愿,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们跨过学习数学的坎。不再老是寻找各种补习,而是能够自发地去探寻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我相信,真正学习突出的人,一定不是看似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最多的人。

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自信地宣告:如果哪个孩子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那是因为还没遇到我。

突然觉得,去年在半书房做演讲时的那张照片,冥冥中在预示着什么……

或许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数学,所以才没有发现里面真正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