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阴阳神气的天命观•浑然一体的气之动态平衡与非均衡性1

 钟家台 2018-03-24

3.1.5阴阳神气的天命观·浑然一体的气之动态平衡与非均衡性1

3.1.5  动态平衡与非均衡性

生命得以存在,得以进化发展,气的动态平衡是保障,没有气的动态平衡,就没有生命。杨力教授在《中医运气学》中指出,“大自然的阴阳、寒热、水火、燥湿六气之间原本就存在着较高的协调性。大自然存在着惊人的平衡是生态的、自然的、正常的平衡,只有正常平衡被打破才会出现异常气化。……事物运动是平衡中的运动,运动中的平衡,这就是运气的平衡观。”动中有衡、衡中有动的动态平衡是生命之气、自然之气、文化之气普遍存在的规律。

在自然,平气最有利于生命的因应协调性;在生物,平气是最佳的生命状态。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素问·上古天真论》),经过四七、四八的充盛,生命之气的自我调控能力就逐渐减弱,“平”的动态平衡能力,就逐渐远离最佳状态。

气的动态平衡是差异性的,自然之气、生命之气无不如此。温带有温带的动态平衡,热带有热带的动态平衡;春天有春天的动态平衡,夏天有夏天的动态平衡;婴儿有婴儿的动态平衡,老人有老人的动态平衡。活生生的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因应协调性强者,动态平衡的范围较大,患病可能性较小,差者动态平衡的范围较小,患病可能性较大。婴幼儿,稚阴稚阳之体,易寒易热之躯,因应变化敏感而迅速,随机反应性调节较为敏捷,是锻炼、强化因应协调性的最佳生命时期。

大千世界,外而深邃的宇宙,内而形态的细胞,皆统一于气。气的出入交通,平衡协调,化生转化,世界勃勃生机。但浑然一体之气,由宇宙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地球,从地球到生物,具有空间层次性,一般大的空间层次的动态平衡,影响甚至决定小一层次的动态平衡,大一层次的动态平衡是小一层次的动态平衡的基础。宇宙的动态平衡是太阳系动态平衡的基础,太阳系的动态平衡是地球动态平衡的基础,地球的动态平衡是生命动态平衡的基础,这是天道,是自然的无为。

生命之气的动态平衡,受制于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的动态平衡,是“地载应天”基础上的动态平衡,是“上下相招”、“动静相召”的动态平衡,其核心在动在平,没有动就没有生命,没有平也没有生命。

《素问·五运行大论》:“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七曜,指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纬,指日月五行在宇宙太空运行的轨道;虚指太虚,宇宙的意思,七曜纬虚,反应了宇宙精气及其运行规律。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丽,附着而体现出来;地,地上,地球,五行丽地,是指五行之气附着大地,使地所以能成全万物之形。)天地宇宙总在运动变化之中,在天之气的变化,是日月星辰的运行,下附于地球,由地承载之,生成自然万物之形,也包括生命。生命是地球上的生命,但是宇宙天体的精气附着于地的结果,生命之形和天气之动的关系,就像根本和枝叶的关系,即便地球上的生命历史十分久远、漫长,但“地载应天”的基础没有改变,通过仰观天象,就能够理解生命之气的动态变化。

 “上下相招”、“动静相召”是天地之气、生命之气维持动态平衡的基本方式。《素问·天元纪大论》:“上下相召奈何?……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天在上,地在下,天之气的动态变化是“阳生阴长”,地之气的动态变化是“阳杀阴藏”。地载为静,应天为动,一静一动,一上一下,动静相召,上下相合,阴阳交错,气就具有了动态平衡的运行规律。

任何生命之气都是动态的,其动态具有“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的特征,动态变化到一定程度,就静而归位,避免动的失度,当静到一定时候,进入动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动静相召”,维持生命之气的动态平衡。无论何藏之气,都存在动极而静,静极复动的动态平衡。“动静相召”,不是外部加于生命的,而是顺应自然的需要,是自身的因应调控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