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奎,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太原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王有奎先生196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于肺系疑难病症治疗思路独特,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爱戴。 本书不足十万字,却浓缩了王有奎先生五十余年的临证精华,精诚大医的济世情怀跃然纸上: 展示了对呼吸病主要病机——气虚与气机失调的深刻见解;介绍了针对呼吸病咳嗽、喘息、胸闷、咽干、咽痒、失音、鼻塞等二十余种常见症状的辨证选药和特效用药经验;系统总结了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近20种常见病疑难病的专病专方、辨证加减的治疗经验;贡献了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二十首自拟方。 编写说明 呼吸病相当于中医的肺系病,当前就诊的肺系病人和医者对肺系病都按西医的诊断方法进行确诊。得的什么病?是肺病还是气管炎?但临床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治疗时以病人当时表现的症状进行辨证用药,而对该病的形成是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怎样的损害导致人的宗气产生怎样的变化不予重视,即对这种病变发生发展的病机不予重视,我认为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疗法,以致影响了中医治疗呼吸病的疗效,更影响了中医治疗方法的创新和提高。有的中医单位的肺病科(或呼吸科)对肺系病人不但以西医诊断,而且应用打针输液、灭菌消炎的西医疗法为主进行治疗,采取了中医西化,自取灭亡的手段(若确实中药无效,适于西医药治疗时可以转科或进行会诊)。所以在总论中着重提示了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气的功能与运行。…… 呼吸病的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以病程长、体质虚者为主,即以脏腑、气血、津液不足或气机失调者为主。每个病人的病机各不相同,治疗时当补益脏腑,以扶正祛邪为主和采取个体化治疗,这些方面都着重提示着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历代中医通过长期诊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治疗各证型的验方。当前对各种呼吸病发生发展还没有公认的治疗某种呼吸病的验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借用功用相近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在没有功用相近的方剂的情况下,只好应用症状鉴别的方法进行治疗。所以本书中应用较大的篇幅来揭示呼吸病常见症状的病机和用药,这是对中医临床医生实用性很强,能保证疗效的一种方法。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中医症状的鉴别诊断;一是每个症状在不同病证中的首选用药,尤其是不同病证中的特效用药是本书的突出特点,这样才能对应病证中的症状用上疗效最好的中药。 下篇介绍作者对常见呼吸病的认识及治疗。首先按中医的基础理论对该呼吸病的特征及主症加以认识,总结出该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并以此作为治疗依据,然后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该病所能取得疗效的验方,作为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各种病治疗时就在这种基础方之上予以适当加减便可以取得良效。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润肺汤、健脾化痰汤;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复健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哮灵汤;治疗变异性哮喘的利咽止咳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通窍止涕汤等,都是我应用几十年实践证实疗效可靠的治剂,起到了如西医以链霉素治疗肺结核,氨茶碱治疗过敏性哮喘等作用。而且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以发扬中医重视体质及个体化治疗的优势,所以对每种呼吸病都可根据中医病机总结的治疗该病的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所附医案均为我临床多年的典型案例,“按”为本人的解读,“尹按”系弟子尹政先的分析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医案的处方思路与意义。 ——王有奎 2017年10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