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道学人浅论易经历史《一》

 doremefaso 2018-03-25
孝道学人浅论易经历史《一》

孝道学人紫微斗数续探讨四化原理《易经历史》

在第一篇文章,这次孝道学人提笔浅论一下易经的历史以及对易经作出贡献的伟人。易经,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易经经过了不同的文明整理成文而留下的。在最古的时候,易经来自燧人氏。燧人氏一万二千多年前。燧人氏发明的起火方式,观天象发现了宇宙与万物有密切的关系,开始用古文字通过烧烤的方式画出了易象。燧人氏时代是远古的石器时代,《王子年拾遗记》:“……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太极图和河洛书是在不同的时代出来的,“易历四世”易经经过了历史上四个阶段。而燧人氏则造了河洛。其历史可以追踪到一万年前。河洛图记录了星象天文,成为文字造设前最先进、科学的记录符号体系。它记录的天道,就是自然规律和天体运行规律,这是人类科学的先河。燧氏时代并没有文字故都用了简单的符号代表。

同燧人氏一样,伏羲既指个人,又是氏族、时代的象征,处于新石器时代,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相传伏羲出生在阆中的成纪,即今甘肃天水一带,定都汶上,故于陈,即今河南淮阳。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里有“陈,太皞之虚也”,这是最早见于文字的伏羲氏即太白皞记载。伏羲与同时代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女娲结为夫妻,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庭。伏羲受河图洛书启示,仰观天文星象,俯察天下自然万物,参悟天地自然之法理,用阴阳双爻排列组合成的八个符号,分别取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根据河图画出八卦方位,并又把八卦复合推演出六十四卦。而女娲的贡献则是帮伏羲以圆重新规划的太极河图,八卦图,以圆代表了阴阳平衡,独阴不生独阳不长的理念。

炎帝比皇帝更早对易经作出贡献,炎帝乃神龙氏,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纷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炎帝演绎了连山易,黄帝演绎了归藏易。

象数理义从古至今的发展都分离独立的。从无字到成文字,历史上有很多功不可没的人物。就好像周文王(前1152-前1056年)演绎了文王八卦,《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指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期间完成了《周易》经文的撰写。文王为人文义理派易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出了易理写了《周公解梦》。孝道学人也专研过在梦,梦里的物象是注定了,通过结合不同学术用命盘就可以大概知道梦里有什么。在孝道学人博客里里面有命例花絮,就是之前在专研时的一些聊天记录,这一块也是学人在研究易时无意中体会到,而这一块有关的依据有机会整理成书会献上。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贡献有《老子》一书为春秋时学界“道裂百家”,创立各种新的思想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被玄奘翻译成梵文,成为外文译本,流传到印度,影响到包括黑格尔、罗素在内的大批哲学家。老子,释迦牟尼,柏拉图,穆罕默德,孔子五人是人类思想的主要源泉,其中老子一人对世界自然哲学的影响几乎足以和整个希腊媲美。

孔子,道家儒家很多古典籍都有提到。老子对孔子的教诲使孔子终生受益,并最终促使孔子成为圣人。孔子对易的贡献有《十翼》,标志着义理派人文易学从象数派自然易学中彻底分离独立出来。在此中间还有《洪范九畴》,《四库全书提要》,在此期间由于义理派的朱熹批评为“泥滞说卦”。故其历史过程有待考证。简单的说,从河图记录九座天象经过伏羲据河图推演出八卦(这两个阶段是无字《易象》时期)。炎帝复演八卦写了《连山易》。黄帝复演八卦写了《归藏易》。文王复演八卦,周公写成了经文,孔子序《十翼》,最后有了有文字的《周易》也就是《易经》。《周易》之周字和象征了其姓氏。洛书记录天五行《洪范》提出以五行为核心的九畴。孟子提出五常。邹衍提出五德。董仲舒提出全面完善的五行体系即三纲五常体系。

董子三策成小衍。董仲舒,汉武帝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著作有《天人三策》。大衍八卦和小衍五行完成后,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知识,为最崇高的学问,在统治阶级上层,自然科学家却受到很高的礼遇。比如,古代科学家邹衍率三千弟子周游列国,无处不受到国君们的热烈欢迎。故,易学难道还不包含科学知识吗?学人认为不止是科学知识,含有的意义还可深着呢。

以上为周易还没出周易五术的历史简单叙述。而在河图之前还有太极图。此历史都是一万年以前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经历了三个古文明,而学人最前面提到的四世,那是因为易经前易有一个无文字时代。当周易推出了五术,那一段历史又存在着不同的贡献者,其中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后世尊称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五代宋初著名道士。更贡献了紫微斗数斗数。宋代(960-1279年)大概是一千年历史。

历代,易经是非常高级严谨的学问。易为圣人,帝王所学术,意思就是说只有圣人或者帝王才有机会学。如今普遍了,大学问被人们看成了是迷信。孝道学人深思过,原因就是缺乏知识分子传承。学的人都利用了在算人命,变成了是一种商品。更被部分的人们认为是旁门左道,骗钱的工具,一二元算一卦,贬值了。有些专栏,一看到易经,八字,紫微斗数这些文章拒绝千里之外,为什么会落成此田地?古时,任何一个习易的都必须遵守门规,所谓的门规在孝道学人博客里写过,题目是《习易之人必看》,原文取之《易经正释》。学易的的确有必要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