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去过健身房的小伙伴都知道, 那里的教练都会让你做一份 体测分析。 就是这份东西 ![]() 做完后就一脸正经跟你说, 你这不行那不行, 一句话,就是你全身都不行。 吓得我们一脸懵逼+一身冷汗。 但老实说, 除了体重外, BMI、骨骼肌、体脂肪、肌肉含量 balabala等你还能看懂多少个? 看不懂,小心被坑。 下面就让我们 一起攻破体测中的那些词! ![]() ![]() 体测是什么? 首先我们得知道, 体能是指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它包含了一般素质即身体健康的状态, 和特定的素质 (一般指某种职业或运动需要的特定身体能力)。 而体能测试, 是指测定这两种能力的一系列评测。 但很多时候,体测更指一些特定的测试, 例如关于运动员、军人、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 ![]() 而健身房中的体能测试, 特别是那一张体测表, 其实是指人体成分分析, 只是很多人都习惯将之成为体测。 它评定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内水份、 脂肪、肌肉等一些数据, 主要是观察你身体目前各成分指数, 为体重控制、减脂、肌肉训练、营养平衡 和疾病诊断等提出比较有效的依据。 ![]() 体测怎么测出来? 目前,大部分的健身房 都是用inbody仪器进行体测, 它的工作原理是“生物电阻抗法”。 因为瘦体重和脂肪的含水率不同, 电阻也不同,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阻率, 计算体成分的大致数据。 特别注意的关键词:计算。 也就是说,这些数据 都是通过系统设置公式计算出来, 只要有一个量变了, 计算结果就会发生差异, 例如体温、运动前后的体重等。 另外双脚是否正确放在体测仪器上也有影响。 既然不准,为什么还要做? 存在即合理,FitTime君觉得, 健身房的体测报告,意义在于, 能够让你找到一个参考数据 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 以第一份体测为参考, 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测一次, 通过对比数据,大致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 当然最好就是确保每次测量时, 都是在一天的同个时间段, 保持同种状态,例如两次测试都是空腹等。 ![]() ![]() 那些专业词都是什么鬼? ![]() 1 体重 这个嘛,就是减肥女恨不得天天掉, 增肌男恨不得天天涨的数字, 它就是指人体的重量, 从微观上,它是由水、蛋白质、 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组成, 宏观上就是骨头、组织、器官、肌肉组成。 小贴士:体重的变化在一天内可达2-3斤, 所以最好是一周测量一次,观察长期的数据, 才能更有力地说明你的体重趋势。 ![]() ![]() 2 体脂肪 体内脂肪含量, 主要由体内的必须脂肪和非必须脂肪组成。 必须脂肪是指维持生理机能运作 所需要的最低脂肪量。一般来说, 男生和女生的必须脂肪标准分别是 体重的3%和12%, 非必须脂肪, 男生的健康范围为10%到22%, 女生为20%到32%。 ![]() ![]() 3 去脂体重 顾名思义,就是去掉脂肪的体重, 也称瘦体重,主要成分为肌肉。 ![]() 4 骨骼肌 其实生理意义上的肌肉, 是分为内脏的平滑肌、构成心脏的心肌, 以及运动用到的骨骼肌。 我们常说的肌肉,也就是骨骼肌。 我们人体共有600多条骨骼肌, 重量大约是体重的40%, 它是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 支撑我们做各种运动, 同时有维持体温、促进基础代谢、 血液循环等作用。骨骼肌越多, 基础代谢也会提高。 5 身体水分含量 身体水分含量, 指的是身体里的液体的重量。 一个健康的人,体重的50%-65%都是水分, 所以不仅是女生,男生也是由水做的哦~ 维持正常的总含水量, 能确保身体机能正常运作, 降低健康问题发生的风险。 小贴士:当体脂肪率增加时, 身体总含水量百分比会逐渐降低。 6 BMI 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缩写, 指身体质量指数, 它可以大致评估出人的胖瘦和健康程度, 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平方), 也就是说,这个数值不用专门的体测仪, 只要知道体重和身高就能测出来。 小贴士:健身的小伙伴BMI一般都比较高, 因为肌肉多,体重较重~ BMI评判标准 7 PBF体脂率 PBF是percentage of body fat的全称, 也就是体脂率, 这也是很多健身党最看重的数据, 它表示体内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 数值越低,表示体内脂肪含量越低, 在外观上,肌肉线条也会越明显。 对于所有人来说,体脂率并不是越低越好, 男性健康体脂率范围5%-20%, 女性健康体脂率13%-25%。 过低的体脂率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骨质疏松、激素分泌错乱、 女生会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 过高的体脂率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 ![]() 体脂率其实也是很娇气, 可以在运动前后、改变仪器的年龄、 性别设置后而显示出差异。 测量体脂率有水下称重法、 双能量X光吸收法、皮褶厚度测量法等 (名字是不是很高大上 ), 但是最简单并且比较可靠的方法就是直观, 通过观察大致可以知道自己的体脂率数值~ ![]() ![]() 8 WHR腰臀比 Waist-hip ratio,腰臀比, 就是指腰围和臀围的比例, 计算公式:腰围/臀围, 相比BMI身体质量指数, 腰臀更能客观地预测出一个人是否肥胖。 腰臀比数值越大,表示腹部脂肪多, 更倾向于中心性肥胖, 这意味着?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越高。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男性等于或大于0.9, 女性等于或大于0.85, 就属于中心性肥胖。 小贴士:据相关调查显示, 腰臀比在0.7的女生, 更有魅力更受欢迎哦! ![]() ![]() 9 基础代谢 这个词,你肯定听到耳朵都起茧, 基础代谢就是指在自然温度环境中, 人在非剧烈的状态下, 维持生命所需要消耗的最低热量。 ![]() 基础代谢率会随着年龄增加或体重减低而降低, 而肌肉增加,基础代谢则会提高。 另外,其实基础代谢是个很娇气的东西, 疾病、进食、环境温度变化、 承受压力水平变化都会影响。 ![]() 所以如果你测了几次, 但是每次数据都有出入, 那是正常的,可以取平均值来观察。 ![]() 除了这些,其实还有这个! 通过上面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体重、BMI、腰臀比 都是可以在家就能测出来的~ 而其它数据我们可以斟酌一下, 当做下次体测的参考数据。 另外,如果你想更好地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量围度也是一个极好极方便的方法, 通过定期的围度测量, 可以检验最近一段时间的减肥/增肌效果, 作出更好的调整。 小贴士:由于饭前饭后, 早晨晚上身体围度都不一样, 所以最好选择每周固定的某一天测量, 以更好地得出数据作出对比。 另外,还要注意量度的位置和皮尺的松紧度。 ![]() ![]() 1 胸围 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皮尺前面放在乳头上缘(女子放在乳房上), 皮尺后面置于肩胛骨下角处, 测出“安静时的胸围”。然后尽量吸气, 量出“吸气时胸围”。再尽量呼气, 量出“呼气时的胸围”。 注意,吸气时不要耸肩,呼气时不要弯腰。 ![]() ![]() 2 腰围 站立,身体自然伸直, 腹部保持正常姿势,暂停呼吸, 在肚脐上方测量最细部位。 ![]() ![]() 3 上臂围 直立,手臂伸直下垂于体侧, 皮尺沿上臂最粗的部位绕一周, 量出放松时的上臂围。 然后,手臂平举,手掌向上用力握拳屈肘, 使肱二头肌尽量收缩, 用皮尺在二头肌最突出处绕一周, 量出收缩时的上臂围。 ![]() ![]() 4 臀围 直立,两腿并拢,皮尺绕小腹下缘, 在臀大肌最突出部位量出臀围。 ![]() ![]() 5 大腿围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大约15厘米, 测量点在臀部下方, 用皮尺量出大腿肌肉群放松时 和收缩时最粗部位的围度。 ![]() ![]() 6 小腿围 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 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肠肌最粗处的围度。 ![]() 其实无论是健身房的体测报告, 还是在家测量围度, 数据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FitTime君觉得, 不要过分纠结于数字, 因为太过执着会让你失去运动的乐趣, 反而越来越累。 关注运动带给自己内心的变化, 善于获取健身带来的正能量, 这才是运动的真正意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