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种常被误用并引起中毒的中药

 张占立图书馆 2018-03-25
   五种常被误用并引起中毒的中药


       越是大毒之品,越是治病良药。毒性强的药,治病功效亦强,所以,毒性强的药通常用于顽疾的治疗。但如果用之不当,极易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无论医者患者,都当慎之又慎,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了解。下面,介绍五种常被误用并引起中毒的中药:

       五种常被误用并引起中毒的中药


       川草乌:气味雄烈。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极强,主要用于寒湿痹痛,肢体麻木之症。一般情况下,若遇顽症,多以生川乌或制川乌入药,用量在10--15克左右,且最好加蜂蜜一同煎沸2小时。草乌只宜外用,不宜入汤丸散剂内服。民间之所以因误用川草乌而中毒者甚众,多因用之泡酒治疗风湿痹痛所引起。殊不知,川草乌未经加蜜久煎,毒性甚烈,而酒能助药性发挥,使药性加倍,稍有过量,即会中毒,甚至导致死亡。非临床经验丰富者,慎用川乌泡酒。善用此药者,若以之泡酒,当严肃提醒患者,切勿过量。初服时,只喝一小口,二小时后,若无不适,下次再增量少许,但勿超医生规定剂量。

       马前子:通行经络之力甚强,兼有祛风除湿之功,主要用于风湿痹痛,颈肩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偏瘫,小儿脑瘫等症。此药多在炮制后碾细粉,装胶囊服用。用量在0.5--1克左右(即1--2枚胶囊),用量达到1.5克,有些人的反应就会比较强烈,若服用2--3克即会发生明显的中毒反应。此药的有效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服用后1--2小时左右,有些人的肌肉会一过性的僵直发紧,定向性减退,因此,最好解完大小便后,再服用此药,数小时内宜静卧休息。忌运动及空高站立,以防跌倒,发生意外。

       雪上一支藁:散瘀止痛,通络除湿之力极强,用量极小,内服量小如米粒。此药俗称“三转半”,前人服用时,将碗倒过来,加少许白酒于碗底沿内,再将雪上一支藁从中折断,将其按在碗底碾磨三转半,然后饮之。若多碾磨半圈,服之即有可能中毒,故有此名。此药用量极难把握,宜外用,勿内服。

       何首乌:古籍记载此药有“补肝肾,生精血,乌须发”之功效,前人将其列为无毒之品,但今人发现,若未加炮制或炮制不当,久服之,或引起肝功能衰竭。2014年7月15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最新规定,含何首乌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中不适宜人群增加“肝功能不全者、肝病家族史者”,注意事项增加“本品含何首乌,不宜长期超量服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

       土三七:此药长得有点象三七,名称也十分按近,似乎是双胞胎。但“土三七”和“三七”虽然只差一个字,实际上完全不是一个种类。“三七”是李逵,“土三七”是滥竽充数,谋财害命的李鬼。“土三七”有毒,长时间服用会引起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民间很多人被其名称所误导,以为“土三七”类似于“三七”,服之中毒者,偶有所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