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是同根生,相煎莫太急

 继一 2023-10-09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今天跟大家聊聊同根同源的有毒中药怎么分辨、怎么应用,用好了可能效如桴鼓,用不好可能戕害性命,何去何从,听听老专家怎么说。

附子、乌头、天雄,一物而三药。皆系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根。其块根(母根)部分称为乌头(川乌);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名附子;生于附子之侧的小幼根名侧子;形长而不生幼根者名天雄。

附子由于加工不同,而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之别。附子味大辛,性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功能回阳救逆,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主治阳微欲绝,肢冷脉微,阴寒内盛,心腹冷痛,风寒湿痹以及阳痿、宫冷、虚寒腹泻、阴寒水肿等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为主。此外,还含有非生物碱成分。附子具有强心、镇痛、抗炎、抗心律失常、抗寒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及抗休克、升压等作用。临床上以附子为主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以及各种创伤性、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肾衰竭,腰痛,胃胀,腹泻等证。

附子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其性走而不守。用之得宜,可立起沉疴。用之不当,则祸不旋踵,危殆立至。使用附子,应在全面审视病机的前提下,正确辨证施治,掌握好附子的用量和煎煮方法。临床上附子在不同的情况下,用量有很大的差异。对肾阳式微,沉寒痼冷之疾,用量宜大,煎煮宜久,方能立救垂危而无中毒之虞;仲景在回阳救逆时,附子不但量大,且多用生,如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等。证属阳虚寒盛,四肢厥逆,心悸喘满的危重患者,非辛温重剂,何以苏沉寂之阳,散阴霾之气。若于散寒除湿、温经止痛,则附子用量应当适中,量不宜重,亦不宜轻,如仲景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如用于肾阳不足,无以温养下焦,化气行水,则附子用量宜轻,如仲景所用肾气丸,是方乃于诸多滋肾药中,少佐附子以生肾气,是取“少火生气”之义。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附子的法定用量是3~15g。此量是根据附子的功能及毒性等多种因素考虑制定的,但对抢救阳虚阴盛,病势危急者,附子仅15g之量,其力不隶,恐难救危。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可长于中医急救,制破格救心汤治疗心力衰竭,方中附子用量为30~200g,救人无数,从无中毒发生。本人从医约五十年,附子的用量亦较通常为大。根据病情多为10~30g之间,若阳虚阴盛之极,急需回阳救逆,温肾固脱,亦有附子用量至40g之多,也未发生不良反应。我祖父张永清系巴蜀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擅用辛温之药治眼疾。如因服凉寒药过多,冰伏其邪而致角膜厚翳者,常用麻黄、附子,散阴寒之凝滞,以退翳膜。其用盐附子量,少则1两(约30g),多则半斤(约250g)。方法是附子漂去盐后,经与等量之生姜煎煮约1小时,始下余药再煎,可避免附子中毒。临床实践证明,严格药物质量控制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避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前者包括中药的基原、产地、采收、贮藏、炮制、剂型、煎煮方法等因素,都会对中药的药理作用、疗效及毒副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后者即药物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辩证施治,严谨的药物配伍与禁忌,用量与疗程以及正确的服用方法等,都会关系着药物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天雄功效同附子,性更燥烈,善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寇宗奭云:“补虚寒须用附子,风家多用天雄。”而张仲景治虚劳失精,用天雄散,以天雄为君,温下焦命门之火,补阳摄阴以固精。故天雄非只专于祛风除湿之用。天雄一药我曾在20世纪60年代使用较多,20世纪80年代后此药市售渐少。目前各中药房,大多已不专备,常以附子代之。

乌头有二,四川栽培的乌头称川乌,野生的和其他地区所产者称草乌。两者均系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经炮制后入药,亦有作外用药用生乌头。乌头辛温有大毒,入心、肝、脾经。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不仁,心腹冷痛,头风头痛等病症。热证及体虚者忌用。反白及、贝母、半夏、白蔹、瓜蒌。川乌辛热有大毒,若用以口服,必须严格炮制。炮制方法:取净川乌用清水泡透心(每天换水一次),取出切片,另取生姜、皂角、甘草(川乌与上三味药的比例均为100:6.24)捣绒煎汁,过滤,滤液浸川乌片2~3天,置容器中蒸4~8小时,至无白心,微具麻味为度。取出干燥后入药。乌头含多种生物碱,以双酯型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毒性最强,口服0.2mg纯品乌头碱即可使人中毒,3~4mg可致人死亡。经炮制后,乌头碱水解生成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或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200~1/4000。所以正确的中药炮制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环节。草乌药力较强,但毒性也大,多作外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活络丹中即以川乌、草乌为主药,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本人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寒湿痹证及坐骨神经痛、寒湿腰痛、肩周炎,效果较好。亦有用川乌组方治疗肾虚宫寒不孕获效。

内容提要

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医论医话、方药杂谈及疑难重症验案111例临证思辨录。

第一、二部分是医论医话及方药杂谈,主要涉及对中医药一些基本理论、治疗方法的认识理解及在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再认识。书中提出了中医学应是生态医学,正邪共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等医学新识;阐释了中医对肿瘤(癌症)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应是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祛邪(痰、浊、湿、瘀、毒),以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稳定(阴阳平衡)和生命的最佳状态(阴平阳秘),其治疗原则为内外兼治、重在调内,病证结合、重在辨证,标本兼及、重在固本,扶正祛邪、重在平衡,延续生命。探讨了仲景学说及历代一些名家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如研究《伤寒论》中辨证施治及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探讨刘河间的玄府理论及其在临床的运用;探讨李东垣脾胃论思想及其在临床的运用,如对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性疾病、眩晕、失眠、肠易激综合征及五官科疾病等的治疗运用,并对其“阴火”学说做了新的诠释;论郁病一文,是根据朱丹溪“百病多生于郁”的观点,提出了郁病的治疗应根据其病因、病机、病位的不同,而采取与肝、心、脾等脏腑相联系的不同治疗方法。对一些疑难性疾病,运用中医的优势,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如中医对肿瘤(癌症)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分期辨证施治;对心身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采取按脏腑分类的证治方法;对小儿抽动症按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辨证分型;百日咳从胆论治,玻璃体混浊的五型辨证施治,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等,都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客观论述,认为严格的中药质量控制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环节。这部分还对中、西医的优势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比较,认为中、西医各有特色,可以优势互补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第三部分是疑难重症临证思辨录,详载医案111例。从古至今,中医因其整体观念的认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论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客观性,凡中医执业者,除少数为专科者外,大多为全科医生。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已逾半个世纪,不少病家来此就诊,已历三代。病者万千,病种繁多,内、外、妇、儿、肿瘤及五官各科,无不涉及,其中不乏能够反映中医特殊疗效的典型案例。耄耋之年,始将这些年来的临证记录及治疗感悟详加整理,遴选其具有代表性、范例性,较能反映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案例(包括已陆续在有关医学期刊报道及本人专著中涉及的案例),编纂汇集,供业内人士临床、教学及学术研究时参考。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