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非常讲究血缘关系的民族,家族成员辈分的亲疏关系非常明确。“五服”、“六亲”、“九族”与“祖宗十八代”都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为大家逐一解答:
一、五服 这个名词和中华丧葬文化密切关系,由于人们对生的渴求强烈,对死后的身后事十分重视,親属们在亲人去世期间的一係列活动谨遵规矩,不可混淆,如居丧期间根据亲疏而着不同服饰,五服是仅限于亲族,名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饰是粗细不同的丧服,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从下面的九族五服图,可看出哪辈人应该穿哪类丧服:(插入九族五服图片) 一服主要是至亲,发丧的时候要穿最破烂的丧服。一服一定是与你有直接生养关系的,譬如你的父母,譬如你的儿女。 二服主要是兄弟姐妹,孙子孙女、亲侄子、亲伯亲叔、亲姑姑等,发丧的时候要穿较破的衣服。 三服是本家的堂兄弟、堂姐妹、堂姑等人。三服的亲戚,你的曾祖,也就是你爷爷的父亲,是大家共同的祖先。 四服是更远的,通常你们不是很近,却又都是你爷爷的爷爷(高祖)的直接后代。 五服是宗亲关系中最远的,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是四服的亲戚生养的孩子。 二、六亲 六亲有多种说法,但常用的是指: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夫妻,这六种最亲近的关系。
三、九族 关于九族,广为流传的说法来自南宋以来的《三字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此说的九族仅限于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九族就是五服的亲戚。往上推有四辈,往下推也有四辈,加起来九辈。 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株连的人就是己身的前四辈和后四辈,基本是将整个家族给灭了。这种酷刑的目的就是在于斩草除根,完全除去犯人复仇的实力和人脉。 四、祖宗十八代 所谓祖宗十八代,就是你的直接(父系)祖先和后代。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 称谓从小到大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上序祖先和下序后代加起来,刚好十八代。 以上就是“五服”、“六亲”、“九族”与“祖宗十八代”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