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伦邮票“公元前?”的传奇

 cxag 2018-03-25


提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

人们很容易便会想起

东汉时期的蔡伦。

尽管他并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却是有史料可考的重要改造者,

这也使得蔡伦能够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如此重要的人物,

邮票中自然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1962年12月1日,

我国发行了一套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邮票,

将蔡伦等四位古代科学家请上了方寸。


邮票中,

每位科学家的名字下方都标有生卒年份,

由于蔡伦的出生年份难以考证,

故写成了“公元 ?—— 一二一”。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邮票中,

公元的“元”字和代表出生年份的“?”之间

有一个大大的空格,

显得不大协调,

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在设计这枚邮票时,

设计者误将“公元”写成了“公元前”,

使得邮票上蔡伦的寿命凭空延长了数十年。

直到印刷打样时,

这一错误才被发现,

此时重新制版既浪费时间,

也浪费人力财力,

于是便采用了修版的方法,予以更正,

即由修版技工将印版上所有的“前”

刮掉



本该就此结束的事件,

却又节外生枝。

由于修版工人的一时大意,

造成了一只漏网之鱼,

该套邮票为影写版印刷,

印筒上共有两块印版,

每块印版上为一个全张50枚邮票。


修版工人顺利的修好了第一块印版,

却在修理另一块印版时,

漏掉了其中的第16

(即第2行左起第6枚),

这就造成了每两版邮票中,

便有一枚错票。



邮票发行之后,这一错误很快便被发现。

邮票发行局立即通令全国各地局,

在尚未出售的邮票中,

找出这种“公元前”的错体票,

全部撕下上缴销毁。



然而已售出的部分邮票则难以追回,

据估计存世约有数千枚,

成为了新中国著名的珍邮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