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的基金亏了是该买入还是卖出?

 昵称52773621 2018-03-25

基金是一种从法律上允许的集资,而投资范围由基金协议确定,投资是否盈利由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决定。

了解基金的本质之后,我们要分析基金亏损的原因,是整体市场行情不好导致,还是基金经理的能力不行。如果在多数同类基金都在上涨的时候,它下跌导致亏损,证明基金的运营能力不行,就算坚守这类基金,行情来到时它也会比同类基金挣的少,这种基金火眼建议就不要坚守,调仓到更强势的基金。

如果多数同类基金都是这种走势,那么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市场影响,如果净值属于低位,请坚守后期必有厚报。如何判断是否处于低位,大家就用最简单的方法,牛市高点和牛市后低点形成区间,看净值所在的区间位置。

基金是一种周期性获利工具,在熊市很难走出大的行情,除了极少数指数基金或行业基金,所以投资一定要有耐性,基金亏损一定不能太着急,用时间换空间。

涉及到补仓,题主购买基金的方式应该是一次性买入,那么就要参考你的亏损幅度,这里有一个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轮牛市行情到来,股票型基金的上涨幅度大概也就100%左右,当然有一些特例,这里不作为普片性数据。

那么,对照下表,你的亏损幅度如果大于50%,这一轮行情你相当于白做,所以要把亏幅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畴,比如20%以内个人觉得比较合理,具体比例由投资者自行决定。

所以是止损调仓,还是加仓降低亏幅,要通过对于持仓基金的判断才能够决定。

基金亏损的通常是基于市场的好坏、基金经理的管理和所投资的品种比例等因素造成的。实际上我们说产品的好坏是分为绝对好坏和相对好坏的。绝对的好坏是指基金本身质量出现了变化,比如一些基金的综合排名常年靠后的基金,可能因为频繁更换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经理的操作失误比较多,就大家常说的没踩对点儿,这通常会造成基金质量出现了问题。

相对的好坏,是指基金质量本身没有发现太大的变化,是由市场变化所导致的基金业绩的波动,特别是对于一些股票持有量比例较高、偏好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基金而言。比如有的基金就是今年就是买入了消费类板块的股票,他今年收益很好,中小板尤其是创业板基金表现整体就很差,但是未来的消费类的质量是不是一定好?中小创是不是会一直差?这都不一定。这一类的基金一般在同类排名上,会有一些变动,可能今年是前1/4,去年却是后1/4,事实上,如果你观察过去每年的某类基金的冠军,会发现他可能也处于较差的排名上过。这样的基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还是具有保留价值的。

质量绝对较差的基金,建议客户分期分批次逐步卖出,因为他未来还继续比较差的概率很高。

如果只是相对来说,某些版块因为市场情况的影响比其他版块的基金表现较差,那对于这些产品,不建议置换或者卖出,我们会视情况而定,给与不同的建议。

卖基金的准则:

1,长期跑不赢大盘,且在同类基金中排名较低。

2,基金经理发生更换后,并且在更换后一直在跌。

3.购买前我给自己设定一个亏损线,比如30%。那时就得割肉。

4.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有负面新闻都爆料出来了。

5.投资目标改变,比如变成分级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比你买时管理基金多了许多。

6.这笔钱我能接受浮亏的时间,有些基金要一俩年才翻身。

还有一些原因可能需要自己对市场,对基金进行判断的,比如:

1.近期大盘持续下跌,基金大面积跌,你能不能接受它再跌,有没有耐心等着市场回暖。能不能接受更大的浮亏。这是自己要考虑的。

2.在选基金时,就选的不是一只好鸡。

3、对后市的看好,还是看空。对你选的基金投资的方向还有信心没。

什么时候卖出,还是要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买入,如果你对后市看好,而且对你购买的基金又有信心,当然可以在低位买入,一是平摊成本,等着高位时更大获利。

更多的还是要在买基金之前一定要选一只较好的基金。前2年1年6个月3个月甚至1个月业绩都在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且比较大的基金公司的基金,当然也要选择基金经理综合评分比较高,能穿越牛熊市的基金。

这种基金下跌,补,但补仓的技巧要有——

1、控制好补仓线,10%要我就差不多了。

2、控制好资产配置。你可不能把日常生活的费用哪来买了基金,不能把还房贷的钱拿来买了基金啊。

3、震荡市场,要以现金为王。等到驻底反弹,你手中有较大的金额来购买更多的基金份额,等待回本、收益。

4、多倍补仓法,也是需要大量现金的。

当然,如果你买基金的时候没注意,遇见了像持有乐视这样的基金的,早点割肉,亏损就亏损。找优质基金赚回来。这也就告诉大家,买了基金也要多关注基金公司新闻自己持有基金重仓股的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