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美国的孩子不挨打不挨骂,养的自由又放任,却几乎看不见搞破坏的熊孩子?

 喜杨杨emily 2018-03-25




国内有一类社会新闻或者话题总是会很吸人眼球,叫做“熊孩子闯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个刷新认知下限熊出天际的倒霉孩子出现,引起舆论一篇哗然:

什么泼火锅汤烫人脸啊;往电梯上撒尿啊;20楼往下扔瓶子啊,用可乐洗钢琴啊;甚至闹出各种人命的……

对这种熊孩子,所有的吃瓜群众的评论好像来来回回离不开俩字——欠揍!

就好像孩子挨多少打和他的道德品质直接成正相关一样

吃瓜群众不负责任的随便打打嘴炮就算了,当父母的千万不可以这么简单粗暴的看问题。

如果孩子挨多少揍和道德水平真的挂钩,那些立法禁止打孩子的欧美国家,应该满街都是无法无天捣蛋作乱的熊孩子才对。

但事实好像正好相反。


经常有人问橙子,美国父母真的不打孩子嘛?

虽然每个州的法律不太一样,有些州也允许父母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打孩子(打的板子多长多厚都规定好了),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敢打孩子,万一一个失手打重了,孩子委屈出去乱说,或者身上的伤痕被发现,那是有失去抚养权风险的,到时候连见孩子一面都难。

代价太大,有的时候不是不想打,是真的是惹不起啊!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些没挨过打的孩子,还能管得住嘛?


其实美国孩子给人第一印象,确实好像是挺自由放任无法无天的,无论男孩女孩个个都活泼好动,没有一个“乖巧”的。

如果你经过一个典型的北美的儿童游乐场,可能会怀疑里面乱窜的孩子都处于某种半疯状态:

孩子可以甩掉鞋子,光脚踩在沙子地上乱跑,可以在地上乱爬,滚得满身都是土,可以放肆的嬉闹,没命的追赶奔跑,登高爬低一刻都不停……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整个游乐场看起来是极端无序混乱,像一锅沸腾的粥在翻滚,随时就会爆炸。

但是说也奇怪,这么多孩子在场子里疯闹,却几乎没有什么冲突发生,孩子们好像会自动自发的排队轮流,避免冲撞。

为什么能保持着这种喧嚣下的和谐呢?

因为有人管啊!场子里的孩子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孩子旁边都有一个成年人在紧紧的盯着,手机都不拿出来,就算是嘴巴里和别人聊天,眼睛也一直在追着孩子,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孩子安全,一方面是看着孩子的行为,只要发现自己孩子侵犯到他人,无论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一定会有大人在五秒钟之内做出反应。


我还非常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看到到美国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情景,可以说非常典型了:

那时候毛头还不会走路,有一次我带他在小区游乐场荡秋千,带来的一个崭新的玩具小推车就放在秋千架旁边,然后场子里跑来了连喊带叫的兄弟两个,目测一个3岁一个5岁的样子,特别的淘气,满场的嬉笑打闹喊叫,疯得我觉得头都大了。

不出所料,那个3岁左右的男孩儿很快看上了我摆在旁边的玩具推车,拿起来就乱摔,刚摔了一下,这孩子就被一个胖大婶拎了起来,并且拽到我面前。

“说对不起!”胖大婶声音不大,但是语气很坚定

我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玩一下不要紧的,小孩子嘛!

胖大婶说,那可不行,这孩子需要上课,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动

虽然那孩子明显不太乐意,还是扭扭捏捏的说了声sorry,胖大婶满意的说了一句'good boy',才松手让他下地继续玩。

俩孩子还是依然玩得很疯,但是他们再也没碰过我家的推车一指头,而且明显会有意识的避开我和我家娃一定距离。


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相比,确实要普遍显得“野蛮奔放”一点,有的孩子兴奋起来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基本看不到一个沉稳的“小大人”。

但是他们再怎么疯怎么淘,在公众场合都会有基本教养:

他们可能会在公园的泥地里乱爬,但是绝对不会在超市里横冲直撞

他们可能因为情绪崩溃而大哭,但是绝对不会在安静场合故意喊叫喧哗

他们可能吃饭吃得满脸都是,但是绝对不会在吃饭的时候下地乱跑。

他们也会孩子气十足,会大哭大笑,会莽撞冲动,但是行为举止却非常有分寸底线,甚至内化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知道为何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咳嗽的时候依然会记得用手肘掩盖住鼻子,抽抽噎噎说出的字句,也依然会用礼貌用语。

在美国和加拿大一共待了9年多,我基本没在公众场合看到过特别惹人烦的熊孩子(黑人或移民的熊孩子确实有,白人的没见过),偶尔有熊的,也会被在旁边紧紧盯着的家长消灭在萌芽当中。


而教养这么好的孩子,并不需要挨揍才能实现,美国父母不光不打孩子,连厉声斥责都很少看到,和孩子说话从来都是温温柔柔的。但是该有的原则却是异常坚持,如果孩子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欠妥,又拒绝改正,家长一定会不顾孩子哭闹把他带离现场,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不被接受。

天长日久,即便不用打骂,孩子也知道不该做什么。

所以说,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熊孩子,那些所谓的“孩子小”,“不懂事”,“太淘气”,“管不了”,都是推脱的借口。

每个公众场合喧哗,搞破坏,骚扰他人的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害怕孩子的反抗和哭闹,不想承担对孩子“管教”的重任和压力,于是放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把本该在家庭里就解决的问题,踢到了社会上,让公众来承担了教育成本,这才导致了种种“熊孩子闯祸事件”。你看那些事件里,哪个孩子是父母监管到位的?



当然了,即便在中国,这样放任孩子为所欲为的熊父母肯定也是极少数,大多数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得体有教养的。

但是一提到管教孩子,很多中国父母除了打屁股和吼一顿好像就没有其他手段了,其实打骂是最差劲的管教方式:你越是用肢体和语言暴力来“修理”孩子,孩子反而会在你身上学习到这种行为,他会认为肢体和语言暴力是没问题的,爸爸妈妈都这样做,而我现在之所以不能这么做是因为我相对爸爸妈妈太弱小,当我找到比我弱小的家伙的时候,我就可以用暴力发泄我的情绪或者命令控制他了。

所以说,有的家庭,越是“管教”孩子,越是让孩子的行为问题变得更严重。

那么,不打不骂如何能管教孩子?有些父母总觉得这太难了,但是这在美国只是日常。

其实哪里有什么妙招,都是日复一日坚持下去的笨功夫:


1,行动起来,别怕孩子哭

规矩就是规矩,底线就是底线,无论孩子如何哭闹,做侵犯他人的事情就是不被允许,一旦看到孩子打人抢东西等不妥的行为,请闭紧嘴巴,第一时间用行动阻止,把孩子带离现场,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开口和他讲道理


2,批评行为,但是爱孩子

蹲下身子,直视孩子的眼睛,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你是个好孩子,妈妈爱你,但是你这个行为是不对的,需要改正,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再这样做,妈妈就只好带你离开这个地方了。


3,重复一百遍一百遍

不要指望孩子被教育几次就能改正坏行为,有些不妥行为是年龄特点,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教育才能真正有效果。切莫着急,在孩子心灵种下一颗善意的种子,等时间静静流淌,孩子一定会变好。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行为温柔,态度坚定,缺一不可

如果你行为温柔,态度不坚定,那娇惯出一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妥妥的!

如果你行为很暴力,态度却不坚定,那就是纸老虎,吓不住孩子的,孩子很快就学会用哭闹,撒娇,自残,不吃饭,当众耍赖,找救兵等各种方法来搞定你。

如果你态度坚定,行为方式却很暴力,孩子可能一时在你面前懂规矩,但是会严重损坏亲子关系,孩子要么习惯压抑自己,畏缩懦弱,要么变得乖张暴力,一眼看不到就完全失控。




在中国,总是有很多舆论更多的把焦点集中在熊孩子身上,说这样的孩子有多可恶。

但其实在我看来,熊孩子现象只是父母管教不当的一个侧面而已。

因为中国父母很多不懂得科学方法,总是倾向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中国的很多孩子呈现的状态是一种两极分化:

要么就是完全放任不管,孩子完全没有边界和规则,变成无法无天的熊孩子

要么是管得太死了,把孩子管到一种害怕父母的状态,压抑自己的情绪,伪装成一幅乖巧懂事的样子,做什么都要看父母眼色,失去了孩子的应有的活泼和童真。

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对的。


愿每个父母能修炼自己,不单要管孩子,还要用正确科学的方式来管。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早早的清楚边界和底线的所在,习惯用善意待人,在社交当中获得快乐。

更愿他们能在爱与鼓励中成长,可以拥有放肆的笑容和疯狂的念头,成为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