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老刘tdrhg 2018-03-25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从远古陶器到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从商周的原始青瓷到宋元明清瓷器发展高峰,瓷器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代名词。中国瓷器,品种繁多,每个时期又有新的佳作出现,纹饰样式花样繁多,但是总结起来也就四类。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一类坯胎纹饰。陶瓷的纹饰有时候是在未上釉之前在坯胎上行成的。比如,我们的工匠们在用手拉坯时形成的手纹,用加固板打击坯胎成型时的拍打纹。所将不同颜色的胎质绞在一起做成的胎体就是绞胎。成型后在坯胎上装饰上泥条、泥点来形成鼓出胎体的装饰。也可用工具进行雕刻,如耀州窑瓷器用刀进行刻花,定窑瓷器用竹签进行划花,万历时期的镂空瓶,乾隆时期的转心瓶,都是动刀的作品。总之这种不附加材料的装饰方法,也就是直接在坯胎上加和减的方法称之为坯胎纹饰。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二类化妆土装饰的纹饰。在唐宋时期由于胎质较粗,胎体颜色较重,做出瓷器来不够美观,因而在坯胎上附着一层细细的泥浆,由于这层泥浆较细,使瓷器烧成后釉面光滑细腻,非常漂亮,这种对瓷器进行初步美化的泥浆,称之为化妆土。化妆土多为白色,也有其他颜色,化妆土和胎体有很大的色差,如果把化妆土剔掉,形成图案,再施透明釉烧成瓷器,就形成了化妆土装饰的纹饰。如宋代磁州窑瓷器就广泛的使用化妆土装饰的方法来刻出图案纹饰。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三类加彩装饰纹饰。陶瓷的加彩装饰包括彩绘、喷彩、贴花等等,大部分加彩装饰的纹饰都是彩绘,彩绘可以直接在釉上或者釉下进行绘画,彩料多种多样,也可以多种材料绞在一起进行绘画。直接在坯胎上绘画的瓷器有很多品种,最常见的也是最多的青花瓷器就是用钴蓝直接在坯胎上绘画,而后再在胎体上施釉烧成,形成漂亮优雅的青花瓷器。元代的釉里红瓷器也是如此。釉上绘画,就是再烧好的上等的白瓷上进行绘画,也就是釉上彩,如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清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宫廷用瓷珐琅彩瓷器都是釉上彩的佳作。釉上彩瓷器有书法家的书法,有画家的花草鸟虫、山水人物都在瓷器上栩栩如生。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四釉色装饰纹饰。化妆土不是釉子,是土,属于坯料,釉子的承受温度往往低于坯胎,釉子在高温下融化,紧紧的附在胎体的表面上,使瓷器更加的光洁美观。釉的颜色非常的丰富,有红釉、蓝釉、黄釉、白釉、绿釉等等,把铜红釉施在瓷胎上就烧成了漂亮的红釉瓷器,如弘治时期的黄釉瓷器、康熙的郎窑红、雍正的霁蓝釉、乾隆时期的仿生釉都是釉子装饰纹饰的佳作。

古陶瓷纹饰就这么4类!瓷器背后的故事

以点带面、抛砖引玉,这是个总的归类,只有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才能更进一步。谢谢阅读!请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