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染性蛋白(3):传染性蛋白在菌类中的表现

 老夫不请自来也 2018-03-25
文章来源 科学网朱钦士的博客
2018-2-21 09:44​

发现酵母中存在传染性蛋白早于疯牛病的报道。1965年,英国科学家Brian Cox发现,在出芽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一个突变种中,细胞对转译终止码的识别出了问题,肽链合成mRNA到了转译终止码(UAGUAA)时,其转译过程并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好像核糖体对终止码视而不见

究其原因,其中与腺嘌呤合成有关的一个基团发生了突变(ade2-1基因突变),在编码序列中提前出现一个终止码,不能合成完整的蛋白酶。由于缺失这个酶功能,腺嘌呤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就在细胞中聚集起来,使得菌斑成为红色。这个突变型酵母必须从培养液中获得腺嘌呤才能生长,而有终止码的酵母会生产出完整的酶,菌斑为白色,在培养基中也不用加腺嘌呤。

这个终止码识别缺失的特性可以遗传,它能使后代的所有酵母都有这个特性。按照分子生物学经典理论,负责某一性状遗传的应该是某个问题基因,即通过DNA遗传,而且是显性(dominant)遗传。据此,在两份基因中只要有一份基因突变,后代就可以获得突变引起的性状。Cox把酵母的这个性状用希腊字母ψ标记(读psi)。然而,对遗传方式的研究结果却与预期的不符,例如,把变种与正常的酵母杂交,后代应该是一部分有终止码识别问题,一部分没有,但结果是杂交的所有后代都没有终止码识别问题,好像这个突变基因变成了隐性的,即需要两份基因都发生突变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酵母的这个性状遗传方式与经典的孟德尔遗传方式不同,叫做非孟德尔型遗传(non-Mendelian heredity)。

这个现象使科学家困惑了几十年。1994年,美国科学家ReedB. Wickner从传染性蛋白致病的角度启发,发现了酵母的另一个性状,即在氮源利用上的机制变化,也是由传染性蛋白控制和遗传的(见下文),由此开启了酵母传染性蛋白的研究。之后在1996年,美国SusanLindquist等人证明了酵母的ψ性状也是通过传染性蛋白遗传的,他们用符号 [PST+] 表示这个性状(大写和“+”表示显性,括弧表示非孟德尔型遗传),对于没有ψ性状的酵母,相应用 [pst-] 表示。

这个遗传不是通过DNA,而是通过细胞质完成的。起遗传作用的是一个叫做Sup35的蛋白质改变折叠方式,变成了Prion型的结构。在正常酵母细胞中,Sup35是水溶性的,它和另一个蛋白Sup45一起识别mRNA上的转译终止码并将合成完的肽链从核糖体上解离下来。Sup35改变折叠方式形成的聚合物能够结合刚果红,圆二色性(CD)测定证明其中含大量的b-折叠。它像PrPsc能把PrPc改变成自己的结构一样,也能够把水溶性的Sup35改变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Sup35都转变成为聚合物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使细胞不再能够识别转译终止码。这种效果相当于基因突变引出的结果。

将提纯的Sup35蛋白在体外变为聚合物,再引入 [psi-] 型的酵母,可以把 [psi-] 型的酵母变为[PST+] 型的酵母。当 [PSI+] 型的酵母和[pst-] 型的酵母杂交时,[PSI+] 细胞中的Sup35聚合物还会把[psi-] 型酵母中的可溶性Sup35变为聚合物。不仅如此,酵母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Hsp104还能够将这些聚合物分为小块,在细胞繁殖时进入每一个后代细胞。这些都体现了Sup35蛋白的Prion形式不仅具有传染性(以可溶性Sup35蛋白为原料自我复制),而且具有遗传性,这个遗传又总是显性的。

前面提到的酵母的另一个传染性蛋白是调节细胞氮代谢蛋白Ure2p。在有优质氮源(例如氨和谷氨酰胺)时,Ure2p能够抑制另一个蛋白Gln3p的作用,使得细胞在有优质氮源的情况下不使用低质量的氮源。当Ure2p变成Prion形式,即变为没有正常功能的蛋白时,相当于是对Gln3p的抑制解除,细胞就可以在有优质氮源的情况下也使用低质量的氮源。酵母的这种状态被称为 [URE3] 

Sup35蛋白和ApoA-I蛋白类似,Ure2p蛋白的氨基端也很容易改变折叠状况,形成Prion蛋白那样的b-折叠结构。提取Ure2p片段(残基1-65),在试管中可以迅速形成小纤维。这些小纤维能够被刚果红染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现苹果绿的双折射。酵母中形成的小纤维也能够使全长的Ure2p蛋白改变折叠状况,形成更粗的小纤维,这说明这个结构能够复制自己。

除了Sup35Ure2p蛋白,酵母的其它一些蛋白也可以转变为Prion型的结构,例如转录调节因子Mot3modulator of transcription)可以形成[MOT3+],修改酵母转移RNAtRNA)的蛋白Mod5tRNAmodification)可以形成 [MOD+]。这些蛋白折叠方式的改变带来酵母性状的改变。

检查酵母传染性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容易形成Prion型结构的功能域含有比较多的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残基,少有带电的氨基酸侧链。将功能域中的氨基酸序列打乱,随机排列,功能域仍然具有形成Prion型结构的能力,这说明不是氨基酸序列、而是氨基酸组成决定了一段肽链是否形成Prion型结构。造成人类杭廷顿氏症的Huntingtin基因,就是增加了很多CAG重复序列。

富含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代表了一部分传染性蛋白的功能域的特点,可以用来搜寻其它蛋白中类似的功能域。2017年,美国科学家Ann Hochschild基于此思想指导,用酵母的传染性蛋白为模板,去搜寻约6万个细菌的基因组,发现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的r(读音Rho)蛋白含有这样的功能域(残基74-141)。 Rho r蛋白类似酵母的Sup35蛋白,也是负责终止基因表达的蛋白。r蛋白以六聚体的形式结合在新合成的mRNA分子上,停止转录并且释放新合成的mRNA分子。

从理论上讲,Rho蛋白变成Prion型的结构后,它终止转录过程的功能应该消失。为此,Hochschild利用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表达系统,将RhoPrion功能域与大肠杆菌Rho蛋白的羧基端连接在一起,观察报告基因(受某个启动子操控,表达产物容易检测的基因)的表达,发现大肠杆菌存在基因高表达的状态和基因低表达状态。提取的Rho蛋白检测,表明低表达细菌中的Rho处于聚合物状态,而细菌高表达的Rho蛋白处于可溶状态。

不仅如此,两种表达状态不同的大肠杆菌还能以低概率相互转化,说明Rho蛋白可以在聚合状态和可溶状态之间相互转化。聚集状态可以长期在大肠杆菌中维持,在传120代之后仍然保持聚集状态,说明细菌的Rho蛋白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和酵母一样有遗传性。

传染性蛋白在细菌中被发现,说明形成Prion型结构的蛋白功能域出现的时间非常之早,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分开之前就发生了。传染性蛋白改变折叠方式,进而聚合而丧失功能,也许是微生物适应严酷环境的一种方式。从这些蛋白质的传染性(复制自己的结构)和遗传性(聚合物形式传给后代)这两个方面来看,蛋白质里面储存的信息是可以被输出的。蛋白肽链的折叠出现错误,形成Prion型的横向b-折叠结构,进而聚集形成淀粉样沉积,是一种广泛存在、不可避免的现象,生物既然选择了用氨基酸组建蛋白质,就无法避免折叠出现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