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翰墨飘香话越砚

 南山五彦 2018-03-25

翰墨飘香话越砚

翰墨飘香话越砚
     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亦称[研]。砚早于文字的出现,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字的出现,砚作为文房工具一直伴随在人们的生活中。砚之材料多样,但瓷砚的烧造则始于三国两晋时期。那时的砚多为三足成多足,又称辟雍砚。

   唐代中国文风盛行,瓷砚及其它材质的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时的砚大多以线条为主,器型亦为风字器和箕型为多。唐.杨师道在《咏砚》中赞曰:[圆池类壁水,轻翰染烟华。]北宋苏易简在他所著的《文房四谱》中载:[四宝研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

   中国瓷砚的主要始产地为浙江越窑、德清窑和江西南朝时期的洪州窑,此时的北方地区瓷窑未见有砚产出。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南方地域富庶,社会安定和弃武崇文所导致的,瓷砚的发展也是对当时历史及文化背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中产自晚唐五代越窑的瓷砚,造型小巧别致,通体施青釉,袌足烧。瓷砚砚池内无釉,砚池以越窑最擅长的线刻技法刻出“落花流水”纹,砚上端施釉处及砚四周线刻卷草文,亦称唐草文。在整体造型上依然讲究砚的线条美。细腻娴熟的线刻技艺,制作精良而娇小砚体,充分展示了它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这在越窑瓷砚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件直径不足十公分的刻花瓷砚,无论是烧造工艺、造型等方面都堪称一绝,通过它可窥见出晚唐五代时期越窑匠师们高超而精堪的工艺技术水平,它是迄今为止国内仅存的唯一一件越砚孤品。[朋友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